1996年7月,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了一个合金灯塔,此举遭到中国广大民众的强烈抗议。时任全球保钓华人联盟领导人的陈毓祥闻讯后异常震怒,于当年9月22日率领17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一艘2800吨的货轮“保钓号”,开始了他们为期三天的钓鱼岛之行。
2012年8月15日16点36分,12位民间“保钓”人士进入了我国钓鱼岛海域,其中有7名成员登上钓鱼岛,他们手举五星红旗和保钓旗帜,并高唱国歌,以宣示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海内外许多中国民间人士就投入到民间的“保钓”行动中去。在长达40多年中风起云涌,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往事。
台湾留美学生高举五星红旗“保钓”示威
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尚未建交,绝大多数中国留美学生均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少数来自港、澳地区。
1971年1月29日,2000多位中国台湾的留美学生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外面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保卫钓鱼岛”的口号,反对日本占领中国的领土。
由于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处境尴尬,在美国、日本政府面前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态度十分暧昧。可在大陆的中国政府却能理直气壮地警告日本政府“不准窃取中国的钓鱼岛”。
海峡两岸对钓鱼岛主权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使在美国留学的台湾学生迅速分为两派,其中一派是认同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的大陆政府的左派。
(责任编辑:李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