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今日话题 >

求解社会诚信的“囚徒困境”

2011-09-08  本文来源于半月谈网    作者:半月谈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近段时间,“达芬奇”问题家具事件、一些地方发生的“萝卜招聘”及官员履历造假等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痛民众对于社会诚信的敏感神经。

  日渐苍白的社会诚信

  近段时间,“达芬奇”问题家具事件、一些地方发生的“萝卜招聘”及官员履历造假等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痛民众对于社会诚信的敏感神经。

  在福建福州,一位8旬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无一出手相助。“别去呀,到时他反咬你一口怎么办?”一句话让两名欲救助女子缩回了手。老人躺在冰冷的马路上度过生命最后几分钟。无独有偶,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一位78岁的老人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待其儿子发现老人孤零零地趴在地上,已经没有了呼吸。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单飞跃以及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上述两组事例看起来毫无关联,实则非常值得深思。“达芬奇”造假等事件引发的是人们对诚信危机的担忧;而接连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相扶惨剧,则折射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一方面,人们呼唤诚信,谴责诚信缺失的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在考验个人诚信时却不愿站到道德高地。

  由于彼此间缺乏信任,许多人倾向于采取“不诚信或者不首先诚信”的消极策略,来防止对方可能的不诚信给自己带来伤害。这种人与人之间筑起的不信任高墙导致社会诚信陷入“囚徒困境”。

  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查反映出诚信在当下社会的尴尬境地:诚实守信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已成为“无用的别名”,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大量的不诚信事件,已深刻改变了一些民众的价值认知与行为预期,许多人走进了一个渴望诚信却又被迫不诚信的怪圈。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