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太原晚报等媒体报道,“爱心煤”发放在临汾,运城、吕梁、忻州、大同等地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捆绑运费等现象。
网友“闲转悠”在图说中国论坛发帖称山西省为低收入农户出台的“爱心煤”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变了味儿,不仅分量不足,煤里还掺杂着大量石头,每家每户还得交运费才能领到煤。……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太原晚报等媒体报道,“爱心煤”发放在临汾,运城、吕梁、忻州、大同等地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捆绑运费等现象。
“爱心煤”源于山西省政府前不久出台《山西省保障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管理办法》,此办法决定从今年到2015年底,对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供应1吨取暖用煤。此政策将惠及11个市、684.5万户低收入农户。山西省关爱低收入农户,本来是一件让公众赞誉的好事,为何一个暖人心的政策被打了折扣,最后变得让老百姓堵心?正如有些网友议论的:“爱心煤”变成了“爱心没”。笔者看来,直接原因是由于一些无良企业从中“扒皮”和个别基层官员的玩忽职守,根子就在政策措施流于粗疏,还不够细致,以至于让一些蛀虫钻了空子。
(责任编辑:邹玉玲)
- 相关阅读:
- 11-30
- 过分依赖梅西是一剂“毒药”
- 11-29
- 明星大腕拒春晚就不德艺双馨?
- 11-28
- 民间热钱“围猎”京城楼盘
- 11-27
- 国产电影:要大片还是要“好片”
- 11-27
- 学风日下源自大学“严进宽出”
- 11-25
- 从包容角度看待高晓松的复出
- 11-24
- 锡纸开锁揭秘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 11-24
- 创意维权为何才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