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今日话题 >

女德班怪象:仅仅否定还不够

2014-09-24  本文来源于腾讯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都在兴起的“女德班”现象引发了不少关注。无论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的惊人言论,都让人大开眼界,舆论对此也基本是一面倒的否定。然而,深入考察女德兴起的土壤,就能发现,仅仅是否定这一现象,做得还不够。

大体上,否定“女德班”并没有错

  对女德班的详细披露,最早来自女性组织“新媒体女性网络”发表的《叶二娘东莞手记:女德馆的日与夜》。这篇手记的作者,在东莞“蒙正国学馆”开设的女德班卧底7天,描述了女德班的方方面面。随后其他媒体跟进的有关女德班的报道,也都聚焦在这个“蒙正国学馆”。从多篇报道呈现的内容来看,这个“蒙正国学馆”开设的女德班确实很值得批判。

  把糟粕当宝贝,是为“开倒车”

  所谓女德,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称许的女子德行。蒙正的女德班要求女子修行“妇言、妇容、妇行、妇功”,修行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总之就是做个传统女性,做“贤妻良母”。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些东西已经被视为束缚女性、阻碍社会前进的封建文化糟粕,一百年后包装成更直白、更低级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女德“四项基本原则”,无疑是严重地开了历史倒车。

  让女性无法独立思考,是为“洗脑”

  

女德班授课现场

 

  女德班授课现场

  女德班的培训方式,与市面上许多其它类型的培训包括传销都很相似,通过环境、演说、互动等等营造一种氛围,让你放弃思考,然后陷入宣讲者精心营造的理论中不可自拔。简单来说就是洗脑。据报道,蒙正国学馆馆长黄城并不讳言女德班“洗脑”的性质:“很多人说我们洗脑,但洗脑不一定是错事,让圣贤洗脑,就愈圣贤;让企业家洗脑,你就是企业家。”

  只要接受的内容是好东西,洗脑就是好事?这同样违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兴起以来的人类基本价值,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否则的话,就算脑子塞满了圣贤书,也照样成不了圣贤。

  宣扬包治百病,是为“反科学”

  辨析一项活动是否有反科学倾向,看看这个活动是否宣扬“包治百病”就就知道了。女德班的宋玉萍,号称能“摸手疗病”,理论来自病有因果:“看不惯父亲、公公,会头晕、头疼、脑血栓;爱管老公,易得心梗、脑梗;恨姐妹兄弟,会肩膀疼……”“听说过恨之入骨没有?类风湿病就是因为恨得的。肺病,是因为忧得的,不是金钱上的忧,就是感情上的忧。夫妻生活,男人有要求,女人不顺从就会腰疼。”据宋玉萍称,仅靠劝说女性顺从丈夫,就治好了肺癌、白化病。而馆长黄城,也宣称“打开心结,病就没有了”,一个高血压患者听了他的课,“一个月后高血压就没了”。

  这当然都是骗人的鬼扯。

  迎合政治正确,是为“投机”

  媒体的报道也着重强调了蒙正女德班迎合政治正确的种种做法。如“开课”之前,在礼拜各位先师大德之前,却设下了“升国旗,唱国歌”这样一个环节。各位讲师常常在课堂提及的“感恩习主席”。甚至在多个女德班的招生简章中,都引用了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蒙正国学馆教学楼的墙壁上,贴着一幅以党旗为背景的大红色的宣传画,画中引述了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这种扯虎皮拉大旗的做法,不是“投机”是什么?

  塑造氛围捞钱,是为“骗术”

  据称,蒙正国学馆7天的女德课程是“完全免费”的,有人据此认为,既然目的不是敛财,那女德班应该就不算什么大问题。这个想法过于单纯。实际上,所谓“完全免费”只是一个营销技巧。课程在食堂、休息室都设有捐款箱,课堂上,培训师变着法子让你捐款,如黄城就宣扬“只懂个人私利,不懂为他人着想的,就世代出败家子。只要拿一半财产来国学馆做善事,就不会败家。厚街一个官,过来这边参观,说免吃免喝还受教育,‘好好好!’结果他在这里吃了几顿饭,一分钱也没施舍。现在被抓了,说贪污了2个亿。我很想打个电话给牢里的他:‘如果你给一个亿个国学馆,也就不会被抓。’人贪欲膨胀,一分钱不舍,就啥也得不到。”

  在最后两天,食堂一隅更是设起咨询台,由三位义工坐镇,引导大伙花1万元报太极拳的VIP课程,或者介绍亲戚朋友来上“企业家培训课程”。在已经深度陷入课程氛围的情况下,很多学员自然会心甘情愿地掏钱。这无疑是一种“骗术”。

但这种否定很可能只是对牛弹琴

  舆论对女德班的否定难以击中女学员“痛点”

  媒体和大众舆论对女德班的看法,基本是一面倒的猛烈抨击,诸如“奴化女性”、“封建倒退”等不一而足,许多人也质疑这种女德班目的就是为了敛财。不过需要指出的,很多人对女德班的抨击也只是一种思维定势,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去了解到底什么回事。比如一些媒体称女德班“要求女性切除乳房和子宫” 、一些评论者称“教唆女人切掉子宫乳房女德学堂太缺德”——但最初的报道里其实说的很清楚,馆长黄城说的是“要做女强人,就先落掉你女人的特点,子宫切掉,乳房切掉。所以不能这么想”,女德班当然是不提倡做女强人的,怎么会“教唆女人切掉子宫乳房”?说这话,只是恐吓女学员们做了女强人就会失去女性特点而已。

  事实上,不少人对女德班的负面评价也只是基于从小以来就接受了的“封建礼教就该反对”这么一个观念。很多人并没有深入思考女德班存在的理由。这些去学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性,也不能只归咎于她们“心理有问题”、“脑子不好使”。这些女性前往女德班“修行”,都是有自身原因的,仅仅抨击女德班“封建”、“倒退”,完全击不中这些女性的“痛点”。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让这些女性自愿报名上这个女德班呢?

  “糟粕泛起”的现实背景:女性面临精神世界诸多问题,无从解决便求诸女德

  也许不少人还记得,今年6月,西安性博会来了一位闹场大妈,激扬慷慨地进行了一场“反色情演讲”,呼吁“中国人不要淫乱”。在演讲中,大妈提到“大家都活得累、压力大,为什么?!都说人情冷漠,可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对别人冷漠!如果人人都热情了,有人性了、有良知了、不搞婚外恋;孝顺父母、夫妻恩爱、爱护孩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搞这种下三滥、不去色情场所、不去找小三、不搞婚外情、一夜情等禽兽都不干的丑事,你们的生活能不好么?”

  在大妈看来,如今社会,人们活得累,压力大,表现就是男人去色情场所、找小三、婚外情、一夜情,解决办法就是呼吁人性、良知、孝顺父母、夫妻恩爱、爱护孩子,做好本职工作。这个看法与女德班的创立者是一致的,某女德班的宣传语写道:“今天,物质发达、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却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没有了家庭孝道,我们的生活将走入空虚与迷茫的名利与物欲的追逐中,精神世界一片渺茫……”

  仅就现象来看,“物质发达、经济发达、科技发达,但人们精神空虚迷茫苦恼”,关于这点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承认。不妨看看报道中的女性都面临哪些问题:

  

在忏悔环节中,很多人说出了自己面临的烦恼

 

  在忏悔环节中,很多人说出了自己面临的烦恼

  江西的梅姐很苦恼:“我儿子15岁了,现在很叛逆” ;来自化州的阿红“小时违逆父亲,十几岁时被家里嫁到了清远,可还一点也不适应婚姻生活,不照顾婆婆”,想必是在丈夫家过得不如意;另一位学员则是 “我老公在我哺乳8个月的时候,就出轨了……我很痛苦“;40岁、本科学历的事业女性林梦,因为丈夫出轨玩一夜情被敲诈为强奸罪,导致夫妻关系从此极为低落;周素云跟丈夫吵了30年架,一直令女儿不满;单身已久的卢晓旭,被亲人介绍了五六个相亲对象,可一直没有回音;女企业家肖芬事业顺利,但由于从小就被放在外婆家抚养,至今仍然难以融入父母和弟妹——她先后供养了三个妹妹读大学,却从未被邀请回家过春节……

  于是,她们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女德班,试图在这里得到救赎。

  而“女德班”能够部分“解决”女性面临的一些问题

  女德班能解决她们的问题吗?答案是有可能,尽管从女德班里的一些言论来看,这无疑是开倒车、反科学,但某些宣扬的东西的确能击中女学员的痛点。实际上,她们也未必真的学了女德班后就面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的境况,但作为女性这一方心态上的改变,的确可能促成夫妻关系的改善。有人反映,上完女德课后,自己回家再也不会对老伴“瞎唠叨”了。也有人反映,原来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自从推荐母亲去参加女德班,才几天的时间,父母的关系就变得特别融洽。

  所以说,女德班之所以能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其宣扬那套旧道德有多么受欢迎,而是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尽管这种解决也可能会伴随很多新的问题。

  比否定更重要的是提供比“女德班”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只有“女德班”能解决女性面临的这些问题,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这种解决方式甚至是根本无法接受的。那么,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或许有,比如说老公出轨了直接离婚就是了,比如让婆婆、老公去接受现代的婚姻观念而不是自己去适应旧道德——但这未必是那么好实现的。那么,选择麻痹自己、折磨自己,让自己陷入旧道德的陷阱里获取扭曲的心安理得,是不是自己的权利?恐怕很难给出否定的结论。

  

香港也有人开展“家庭道德研习班”,也有女德课程

 

  香港也有人开展“家庭道德研习班”,也有女德课程

  所以说,尽管这种扭曲的女德班有很让人讨厌的地方,但很难完全否认其价值。我们当然希望公民都拥有更为现代化的道德和行为,但这并不是能够一蹴而成的,我们也希望人人都能用科学、正面的方法解决精神上的困扰,但这同样也不现实——无论怎么投入,公众教育、知识、科学水平提升都有其极限,不可能人人都具有博士级别的知识水平,即便人人都是博士,也难保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国学班”“灵修”“心灵养生”之类的培训仍有市场,只要不公然对学员健康造成影响,活动不触犯法律,在正常的社会总会有一席之地。

  当然,即便人们承认社会应该是“参差多态”的,也不代表不能对蒙正女德班这种扭曲的现象进行批评否定。但更重要的是,还是提供比“女德班”更优质的解决女性精神世界问题的方案。否则的话,有什么办法来拯救这些处于精神困顿状态的女性?

结语

  “女德班”不是什么好现象,但其折射出的当代女性面临的各种精神方面的问题,却亟待解决。

(责任编辑:张瑾)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