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献血加分”而来的风波,恐怕不仅出乎网曝者的意料,浦江县相关部门估计也是始料不及的。在汹涌的舆论中,无论背后是不是因为尴尬的血荒现实,最大的刺眼点还是在于由“加分”所引致的公平焦虑,正如有论者所言,当献血遇到加分,其他的鼓励条件、限制条件都成了背景板。
在这样汹涌的情绪表达中,甚至足以让人忽略政策本身的现实性。有好事者对此算了一笔账,按照献血规定,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能超过400毫升,一年最多只能献两次。如果有家长想通过献血拿到三分,所要付出的“至少得从孩子5岁时开始献血,坚持一年两次,每次献400毫升,还必须在这十年中,不能做大手术,女士不能再生第二胎,并不会得传染病等”代价。当地卫生局局长也证实了这样的说法,“全县献了8000毫升的人只有1人”。基于这样的计算现实,是不是就能说明献血加分的新政,能够规避公平的尴尬,而能够合理存在呢?能够回应汹涌的舆论质疑了呢?稍有检视,便不难发现个中存在的悖论。
首先,这在逻辑上便是文不对题的回应。目前舆论所质疑的是,献血加分中所存在的公平漏洞,甚至可能对无偿献血制度形成事实上的“反噬”。而所谓的“一人达标”,只能说明新政本身的适用范围,不能因为适用范围小,就可以忽略其对公平性的戕害,就可以无视其中的漏洞。
其次,“一人达标”新政本身存在逻辑悖论。作为一项广泛宣传的公共新政,基于公共管理价值的考量,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现实性,应该是施政之前必须有的计算。姑且不论及“献血加分”由于政策内容的走偏,所面临着稳定性与延续性上的挑战,单就现实性来说,在全县只适用于“一个人”的新政,又有何价值呢?即便因于范围的限制,不至于造成广泛的公平短板,但这样的新政本身便是一种政策资源浪费。
当地有关部门显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尴尬,在他们看来,这样做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大家来关注献血这件事情,让大家多献点爱心吧”。这样的初衷,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人达标”的献血加分政策,真的能实现这样的政策初衷吗?姑且不论这样的“以利诱之”功利性弊端,一个看上去的美好,又能在多大程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呢?
血荒尴尬的存在,既与当地现实约束有关,也与政策引导和宣传的缺少有关,但是真正值得仰仗的路径依赖,依然在于管理机制上的透明和激励机制的可预期性。一人达标的“献血加分”,不仅将献血行为拉入功利的简单交易的泥沼,更是陷入政策虚妄的尴尬。
(责任编辑:张瑾)- 相关阅读:
- 11-28
- 学生吸烟无缘奖学金是个好规定
- 11-27
- 商家贴“中国人不得进入”污辱了
- 11-26
- “毒豆芽”是桩“冤案”
- 11-25
- “螺旋藻”等功效成分的科学忽悠
- 11-24
- 孙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 11-14
- 对赵本山落井下石的人并不厚道
- 11-13
- “附加费”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11-12
- 不辞长做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