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苏红时评 >

“书记穿戴”风波如何回应才能服众

2014-09-26  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网络舆论已经持续发酵的情况下,这种慢吞吞的反应,并不利于消除网友对涉事官员的质疑

  近日,一组网帖令江西吉安市委书记王萍深陷舆论漩涡。某网友对比2007年到2014年间王萍的多张公开照片后称,王萍出席各种活动时“几乎没穿过一件相同的衣服”,且佩戴的手表、手镯、手链、项链、戒指等覆盖众多品牌。王萍随后回应称,自己有能力买这些东西,经得起组织检验;吉安官方则表示,网帖系当地一位被调查的官员的家属所发,属恶意诽谤中伤。(9月24日《新京报》)

  如果一位男性官员7年间戴了11款手表,很可能会被热衷网络反腐的网友称为“表哥”,并迅速展开人肉搜索。但是,女人天生爱美,佩戴饰品时也比男性更讲究样式、潮流、变化,就算是个普通学生,衣服和首饰不重样的也不少。在谈论此事时,发帖人的身份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看网帖所反映的奢侈穿戴是否属实,以及网帖反映的消费水平是否与涉事官员的正当收入水平相符。

  不过,从目前的舆论反馈来看,有关方面的回应并没有令事件平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举报者是否涉嫌“恶意诽谤中伤”,应由当事人站出来表达诉求,公权力出来“帮腔”,有些不合时宜,反而容易引发负面猜测。强调举报人系被调查官员的家属,带有强烈的暗示,显然是想给举报贴上“诽谤”标签,进而证明被举报者的清白,但这种逻辑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也不能解开民众的疑惑。

  不过,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获知被质疑官员的财产状况的情形下,如何回应网上的此类质疑?可以明确的是,由公权力出面替舆论漩涡中的官员“挡口水”,不是一种理智的做法。在以往,一些官员出事之后,公权力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辩护,就曾招致质疑。

  事实上,除了涉事官员的回应,公众最希望看到的是当地纪检部门依法启动调查程序。如果纪检部门的调查表明该官员有问题,就应依纪依法追究;如果事实证明该官员没有问题,也能让舆论尽快平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涉事官员觉得名誉权受到了损害,完全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每一位穿戴疑似奢华的官员就一定腐败。如果仅凭一些来自网络的照片,先入为主地认定该官员肯定有问题,恐怕并不合适,稍有不慎就有涉嫌诽谤的风险。正如江西省纪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所说,“要反映官员问题应该有理有据,不应单从穿戴上进行评价”。

  据媒体最新报道,江西省纪委已通过网络了解此事,但“目前并没有介入调查”。在网络舆论已经持续发酵的情况下,这种慢吞吞的反应,并不利于消除质疑。无论是从反腐倡廉的角度,还是从“不冤枉一个好人”的角度,上级纪检部门都应尽快介入调查,用真相回应传闻,给民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当然,退一步说,即使最终的调查显示该官员没有问题,经过这起舆论风波,其本人也应该有所反思——爱美是人之常情,官员注重形象也无可厚非,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的今天,自己是否应该作出表率,至少不要让民众容易引起“误会”?

(责任编辑:张瑾)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