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安全问题上,美国政府最担心的是恐怖组织获得核武器,并偷运到美国本土引爆。的确,核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冷战期间,美国就因为在核安全问题上反应过度,闹出不少笑话。4月16日,《纽约时报》根据最新解密的文件,详细披露了个中内幕。
1.“核武器可能藏在苏联驻美使馆”
根据美国的《自由信息法案》,《纽约时报》从美国联邦调查局那里获得了数百页20世纪50年代的绝密文件——国家情报评估报告。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美国当局看来,共产主义国家的特工可能会谋求对美国搞核爆炸。
该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美国正面对这样一类敌人,他们对“使用任何武器和手段都不会感到一丝不安”。报告警告,共产主义国家的特工或许已潜伏在美国本土。
据《纽约时报》获得的这份报告显示,早在苏联1949年首次搞核爆炸之前,美国安全官员就开始研究核武器被偷运至美国的威胁了。不过,在苏联获得核武器之后,该报告的结论是,只有当苏联打算发动全面战争时,苏联才会在大战开始前偷偷摸摸地搞这种核武器袭击。美国专家甚至还怀疑,苏联特工可能已将核武器偷运至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的苏联外交官办公室,只待引爆的指令。而接下来的后果是,美苏发生全面战争。
机密文件显示,大约早在1951年,美国中情局负责人就向当时的杜鲁门总统汇报这一情报评估。
1953年,《纽约时报》曾发表报道,提醒读者说,艾森豪威尔政府打算警告公众,当心“小型旅行袋炸弹”(valise bombs),“由于美国存在事实上根本没有巡逻的边界,官员们认为,敌方可能会利用核武器来达到颠覆美国政府的目的,这是美国当下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2.怕苏联特工装成“湿背客”入境
《纽约时报》称,和现在一样,当时的美国特工也在四处监视敌对势力的特工,因为担心他们会在美国随时待命,发动可怕的袭击。美国联邦调查局1953年的一份备忘录就警告:“一名阴谋破坏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装成‘湿背客(wetback)’,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美国,而他的行李包内很可能就藏有一枚核武器。”
“湿背客”是个贬义词,专指那些非法进入美国的墨西哥移民。有些赴美国打黑工的墨西哥人趁着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某些河段河水少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河,到达美国,因此得名“湿背客”。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湿背客”涌入美国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美国情报官员还担心,核弹的部分部件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运往美国:通过外交邮袋运抵美国;通过乘坐飞机的乘客用行李箱运送;通过小船或者潜艇送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海滩。而苏联的特工已先行潜伏在美国本土了,当这些部件运抵美国时,他们会伺机而动,对这些部件进行组装,进而引爆核武器。
针对偷运核武器的问题,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曾建议增加人手进行应对。联邦调查局的一份备忘录显示了有关特工的抱怨:“监视所有的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行的,因为他们的数量要超过我们联邦调查局特工人数的很多倍。”
(责任编辑:李艺专)
- 相关阅读:
-
斯大林为何解散共产国际?
冷战时期苏联监听站探秘
![]()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0-10
- 中国DF41成突破美国反导系统关键
- 10-09
- 解放军神秘无人机成功巡逻钓鱼岛
- 10-08
- 中国需要这样的坚守
- 10-01
- 菲律宾军方称计划向南沙“部署”
- 09-29
- 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发展面临五大挑
- 09-24
- 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23日交付海军
- 09-19
- 日媒称日本军舰将准备进入钓鱼岛
- 09-1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9-18
- 美国防长抵京访华欲调停钓鱼岛问
- 09-17
- 东海舰队举行大规模演练 发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