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陈独秀故居今日蒿蓬难掩昨日辉煌

2011-08-25  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杂志    作者:刘谓福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2005年11月初的北京,北风萧萧,天日朗朗。我怀着朝圣的心情,寻访了陈独秀的故居——箭杆胡同20号(原9号)。

  2005年11月初的北京,北风萧萧,天日朗朗。我怀着朝圣的心情,寻访了陈独秀的故居——箭杆胡同20号(原9号)。

  我按照一篇文章的标示,由沙滩北京大学红楼旧址向西再折南,沿着北池子大街走300多米,估摸着快到了。恰巧旁边闪出一个年轻姑娘,她边吃着油饼儿,边向门外走。我急忙走向前探问箭杆胡同陈独秀故居,她摇头不知。又问了四五个人,还是问不出头绪。我盲目地钻进骑河楼街,问一餐馆50多岁的女主人,她也“不晓得”。我灵机一动,前往一卖报小摊,60多岁的老汉略加思索说:“哎呀!箭杆胡同被拆除了。你从这里向西再向南,走大约100多米,就在那一片儿。”我七拐八转,凭感觉前行,终于有一中年男子一扬手说:“喏!就是东边这个胡同。”我走了五六步,进入一个小巷口,打眼看去,却见不到那北京胡同端口都有的胡同名称标牌。这已不成其为“胡同”的小巷,长约40来米,只有路南一个门楼。走近才看到,这是一个只相当于半间屋的旧门楼,大木门外框的红色几乎褪尽,中间新装了宽约一米二三的两扇小木门,闪着鲜亮的朱光,门楣两端各有一根突出来的六棱木柱,其淡红的残漆中透出上面雕刻的“吉祥”二字。只有小木门旁的两只约高60厘米的残旧石狮子,还能多少显示出旧主人的威严。如果不是大门外西边立的一块约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陈独秀故居”,谁也不会知道,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故居。

  再仔细看,在大门框的西上方有一小红牌,上写“箭杆胡同20号”;再西首外墙上,有一块被茂密的爬山虎遮去左上角的约50×40厘米铁牌。其上写着:

  陈独秀故居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安徽怀宁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改为文学院长),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1920年创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直到1927年,历任中共最高领导。2001年,陈独秀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笼统地说“2001年”,而石碑上记得清楚:这里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是2001年7月12日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而石碑是这年10月立的。

  而这个小院在这前后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只见大门紧闭,胡同里寥无他人。我不愿这样离去,就在那里转悠着,等待里边有人出来,以便询问详情。随着一声门响,出来一个30来岁的青年人。我走上前问能否进去看看,他转身一指:“你没看到吗?这是居民住家,不能进的。”我这才注意到,在大门框的东边上有一方白纸,上面有电脑打出的八个字:“居民住宅,谢绝参观!”他说完话,不容回旋地走向对面的公共卫生间。

  我仍不甘作罢。又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从门里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叫郝秀华,已80多岁,但身骨硬朗,面目和善。当我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后,她马上微笑着说:“行,你进来看看吧。”她指着门楼西边说:“门楼和西边连着的两间耳房,还有再西边的三间北屋,都还是旧房子,最西边的三间瓦房是新翻盖的,变得比这边高了,其实原来是一样高的。听说陈独秀夫妻(即陈的第二位夫人高君曼)就住这三间旧瓦房。”她还告诉我:她老头儿叫孙志诚,已87岁了,他从小就随大人移住到这里;这院里原有三户,后又住进两户,搭建了这么多小房子,原来是一个院,现在变成了两个。我在里面转了一圈,看到实际上已不成其为院子,所谓俩院,只不过是几条狭隘通道被中间一个小木门隔开而已。老人还说:这箭杆胡同原是与东边一条大街相通的,住有六七十户呢;后来,被拆迁盖大楼啦,东边成为民政部,北边成为高检院;我们这一户原来也要拆的,可市文物局不同意,才保留下来。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四周即使只有一箭之地的人,也不知道箭杆胡同了。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对陈独秀的评价问题。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是一边倒地加以否定;只是近些年才开始逐步走向客观些,尽管当前还未到位。对其人如此,其故居更何谈!君不见,其故居立碑挂牌是迟至2001年下半年的事吗。

  但是,五四运动前后,这里可是个车水马龙、风云际会的极为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