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独家揭秘 >

红色历史:被遗忘的红色娘子军老战士

2011-11-02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静邪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红色娘子军---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号,震惊世界,影响几代中国人。

  红色娘子军---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号,震惊世界,影响几代中国人。

  多少年来,每每提及红色娘子军,世纪老人符月雅的内心总会波澜起伏,交织着两种情绪:骄傲,苦闷。身为堂堂正正的红色娘子军战士,由于种种原因,却少有人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80年前那血与火的往事,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今年是红色娘子军连成立80周年、建党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则迟到了多年的好消息,让这位百岁老人无限欣慰:琼海市政府日前确认符月雅同志为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身份!

  爱唱红歌的娘子军战士

  满头银发纹丝不乱,说话始终面带微笑,口齿清楚思维清晰。眼前的符月雅阿婆,精神头很不错,哪里像一个百岁老人。在琼海市阳江镇阳江村的一户普通民居里,又有谁能想到,她就是曾经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红色娘子军战士。

  "谁是革命主力军,工农革命子弟兵,原来都是一家人。走南走北干革命,不怕流血与牺牲……"

  "好朋友,好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姐姐妹妹一起来,大家携着手,一步一步向前走……"

  听说阿婆会唱当年参加红色娘子军时的歌曲,在我们的请求下,阿婆笑了笑,便大大方方地唱了起来。刚从阳江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位置上退休的庞启江,长年研究红色娘子军史,他说:"阿婆除了会完整唱出3首革命歌曲外,还会背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在我多年接触和研究的红色娘子军战士中,她是唯一的一位。"

  "你听,她的歌词里夹着广东话、海南话,也有普通话。"庞启江说,1920年代,中共琼崖党组织受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许多领导人从内地来到琼崖,宣传发动广大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参加革命,教唱红色歌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歌曲里掺杂天南地北的话,是合情合理的。"

  咿咿呀呀的歌声,苍老而沧桑。那节奏明快、斗志昂扬的旋律,分明让人看到了枪林弹雨,看到了娘子军连的姑娘们前赴后继奋勇杀敌。一曲未了,阿婆的思绪飞出屋外,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20年代初的乐会四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琼海市阳江镇),光明和自由成了进步青年的热切追求,进步思想在悄然传播。符月雅的家乡---乐会四区大同乡冬尾村(今天阳江镇龙山村),在全琼崖较早成立农村党组织大同党支部,秘密开展党的活动。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王文明等琼崖党组织领导人撤退到乐会四区宝墩村,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同时开展军事斗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宝墩村紧邻龙山村,革命烈火在龙山周围一带熊熊燃烧。

  其时,符月雅正值少女时代。家乡出现的新思想,深刻影响了她革命人生观的树立,给她指明了今后的道路。

  此外,使得符月雅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的,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她的丈夫黎家德。早在幼年时,符月雅就受父母之命,与大她8岁的黎家德结下婚约。黎家德是个革命青年,先后参加了少年先锋队、赤卫队。1929年,他正式参加琼崖工农红军,次年在红军独立师第三团任排长。不幸的是,1931年秋,黎家德在母瑞山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就这样,受革命高潮和丈夫的影响,1931年2月,刚满20岁的符月雅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 (责任编辑:曾丽飞)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