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革命事迹 >

胡尚礼:骁勇善战是英雄

2012-11-15  本文来源于三晋都市报    作者:三晋都市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915年,山西省解县(今运城市盐湖区)席张乡东胡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谁也没想到,这个调皮捣蛋的男孩,日后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将军。这个男孩就是胡尚礼。

  运城,古称“河东”。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公侯将相,学者志士,代不乏人。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三国名将关羽,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皆为运城历史名人。

  1915年,山西省解县(今运城市盐湖区)席张乡东胡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谁也没想到,这个调皮捣蛋的男孩,日后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将军。

  这个男孩就是胡尚礼。

  不徇私情乃好官

  “我哥是好样的,没有半点儿私心,没给儿女们安排过工作,没给家里人办过任何事。忠、义、仁、勇,他占全了。我大妈活了102岁,去世后,他都没能回来给母亲送丧。家里人都没怪他,知道他工作忙,忠孝不能两全。”运城市北郊工农东街“胡氏诊所”内,63岁的胡尚学低着头,思绪回到了从前。

  胡尚学是胡尚礼最小的堂弟,也是胡家10兄弟中,与胡尚礼关系最亲密的。“我是兄弟当中年龄最小的,尚礼哥排行老三。我大伯去世得早,他是我爸抚养大的。尚礼哥在世的时候,经常叫我去郑州他家。所以我们见面次数多些。”

  小时候,胡尚学右眼受伤失明,落下终身残疾。每天,他的工作是帮人接骨、正骨,按摩理疗。手艺是跟随从小送人抚养的二伯父学的,他特别在门头上注明了“胡氏中医正骨世家”。

  运城市盐湖区席张乡东胡村,距离市区约25公里,南有中条山、北有硝池滩,土地不是贫瘠就是盐碱多。村民以种植粮棉为主,年人均收入几千元。1915年,胡尚礼就出生在这里。

  胡尚礼曾经住过的地方,如今已是残垣断壁,门前杂草丛生,垃圾满地。70岁的胡尚武一直住在仅存的危房里。

  看着老宅门前垃圾遍地,2010年6月,胡尚学买了砖,准备垒院墙,因宅基地问题,墙没砌成,砖至今闲置。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胡尚礼回家探亲,随行人员给他进屋搬椅子,“回家了,就该坐地头。”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随行人员只好跟着他坐在地上。“那么大的官,一点架子都没有。他和多年不见的同学、朋友聊得热火朝天,见了村里人就打招呼。”村民薛进勇目睹了那个温馨的场面。

  这是胡尚礼自1936年参加革命后第二次回家。那时,他的母亲已是百岁高龄。这也成为他与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两年后母亲去世。

  1976年至1979年,胡尚礼任河南省委书记。这次回家,在饭桌上,胡尚学借用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对白,调侃大哥胡尚礼:“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胡尚礼从村民口中得知,胡尚学正为自家的宅基地与村民李某打官司,但他并未插手此事,而是回到郑州后,给弟弟胡尚学来了一封信。信中告诉他:“要相信政府,依靠政府来解决此事”。

  “我们没分家,他是我哥,这老宅也有他的份儿。说心里话,我是想让他帮忙的。我哥的思想很纯洁,绝不做以权谋私的事儿。”
(责任编辑:李艺专)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