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旅游新闻 >

土楼游带热乡村生态游

2009-06-04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由华安县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7月以来,华安县紧抓福建土楼“申遗”这一契机,打造以土楼为核心的品牌,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全面推进华安旅游资源开发,为华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交通“中转站”旅游“停靠站”

    “一路山水沿北溪,一路畅通到华安”。这是许多了解华安的外地客人对如今华安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的深刻体会。2003年以来,华安平均每年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铺设水泥路面600多公里。特别是省道金上线、西港线(漳华路)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解决了制约华安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华安成为上承闽中、下连闽南“金三角”及外延“珠三角”的重要交通“中转站”。

    随着道路基础设施不断推进,华安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海内外许多游客纷至沓来。今年7月8日,华安开通城关至二宜楼的旅游公交专线,由一家公司投入80万元购买4部公交车,全天运营24个班次,该县在三年里补贴100万元。游客往返城关到二宜楼,只需花4元钱,在半个小时内就可抵达目的地。即将开工建设的厦成高速公路(海沧至天宝)在华安工业集中区设立互通口,规划建设的漳永高速(漳州至永安)途经华安工业集中区,将极大方便游客出行。

    如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使华安成为旅游“停靠站”?投资600万元建成的土楼游客服务中心,使土楼日可接待人数提高到200人。同时,华安引进广州碧花园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城关投资1.2亿元兴建九龙大酒店,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一座集接待、会议、休闲的四星级宾馆,现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预计年底完成装修。旅游:土楼“圆核心”线路“外包装”

    “每天除到土楼游玩的散客不说,几乎都有十来辆客车,满载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土楼导游员小蒋如是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华安旅游,从而带动了其周边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开辟特色“乡村游”项目,带动旅游资源全面开发。目前,华安县已开辟两条乡村旅游路线。省内外许多“自驾游”和“团队游”的游客对此十分满意。

    “每次在华仙茶都举办的高山族歌舞表演,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县旅游局工作人员说。在“土楼”这一世界级核心品牌的带动下,以“中华四大名玉”华安玉和“江南一绝”仙字潭摩崖石刻为代表的玉石文化、以华安铁观音为代表的茶文化、以高山族歌舞为代表的高山族民俗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内涵正在“沾光”,也逐渐为游客所认识。辐射:细读“土楼书”巧念“生意经”

    “我在楼里摆个小摊,卖些茶叶、蕨菜干、笋干等土特产,小生意做得还可以。”二宜楼内年纪最大的长辈蒋火炉高兴地说。

    一边游土楼,一边买特产。通过土楼旅游开发,华安县引导旅游景区周边群众纷纷开设农家餐馆、农家商店和农家旅馆,大力开发“农家乐”,向游客出售各种农家产品,迅速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此外,为更好地宣扬华安特色地方文化,增加旅游经济收益,该县开发土楼模型、旅游茶具、风景圆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指定华仙茶都为游客定点购物场所,从事华安铁观音茶叶、华安玉、坪山柚、竹凉席等特色旅游商品经营。

    据统计,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县已接待来自厦门、泉州、潮州、汕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法国、日本等地游客2.5万多人,比2006年全年游客量多出8000多人,创经济效益500多万元。⊙黄阿彬杨金敏郑跃辉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