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旅游 > 旅游新闻 >

邵琪伟在201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2012-01-16  本文来源于第一旅游网    作者:第一旅游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国内旅游统计试点工作启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七省区市开展了国内旅游接待统计试点工作,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以"接待国内过夜旅游人天数"为核心指标、以"住宿业基础情况"为校核指标的试点方案,初步实现了试点省区市之间旅游统计数据横向可比,为国内旅游统计实现全国横向可比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扩大交流合作,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一年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与菲律宾、喀麦隆的旅游协定签署仪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的旅游协定签署仪式;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了亚太旅游协会60周年庆典,会见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领导人,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全球领导人支持旅游业公开信》。认真落实日本复合型灾害发生后温家宝总理访日成果,与韩国签署了中韩旅游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建立了中俄地区旅游合作交流机制,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业务第四阶段新增河南、江西、贵州三省,日韩俄美四大主要客源市场得以巩固。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部门出席了第19次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第11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第6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第5届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对话会议,参加了第3届T20旅游部长会议、南太旅游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举办了中国与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旅游研讨会、首届亚欧旅游合作发展论坛,我国旅游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港澳交流合作成效明显。配合李克强副总理访港,研究提出了五条惠港旅游新政策,将其作为"CEPA补充协议八"旅游领域开放的新措施。积极开展内地与港澳旅游界高层互访和业界交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的原则,在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海外联合推广、联合开展旅游人才培训、支持旅游企业拓展合作领域、共同开发旅游新业态、支持香港邮轮母港建设以及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等方面,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旅游产业化合作。内地与港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双向旅游交流市场。

  --赴台旅游务实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稳步发展,启动了北京、上海、厦门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开放了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开放了大陆居民直系亲属异地参加赴台旅游团和单一机构跨区域赴台团队旅游业务。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126万人次,同比增长7.8%,其中团队旅游123万人次,个人游3万人次。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第六届台北旅展、第14届旅行业联谊会、第三届旅游交流圆桌会议,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向多领域多层次发展。

  (五)推进产业融合,转变发展方式步伐加快

  --产业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为推动旅游业实现两大战略目标,各地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与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合作,以标准为指导,以政策为引领,以活动为平台,以培训为支撑,推进乡村旅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业与二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重庆、上海、山东、天津、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加快培育邮轮经济,推进游轮游艇制造和邮轮母港建设。北京、广西、吉林、海南等地加快房车制造和自驾车露营地建设,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西、江西等省市推出了一批旅游必购商品。切实加强旅游业与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推动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加快与现代金融相结合,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推动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中国旅游卡"以及广东、山东等地旅游金融产品的研发应用,进一步丰富覆盖旅游活动各环节的旅游保险产品。

  --信息化带动作用日趋明显。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基本途径,制定发布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了《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省市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在江苏省批准设立了首个"中国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各地积极推动将智慧旅游初期成果直接应用于旅游产业要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快速成长,旅游电子商务业务成为多数旅游企业新的赢利方式。注重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提升旅游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推进"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转变旅游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编制完成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人才队伍建设引领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推动了旅游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学科建设,成立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快了旅游复合型人才和急需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全国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全年培训总量约460万人次,其中培训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1.5万人次。继续实施"名导进课堂"工程,开展了全国中级导游员考试,恢复了高级导游员考试,促进了导游队伍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组织了全国第九批导游援藏工作。开展了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工作,鼓励和促进旅游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能力。


  (六)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旅游法起草进展顺利。在国家层面制定旅游法,是全国旅游业界热切期盼的一件大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全国旅游行业积极配合的旅游法起草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起草小组第五次会议原则通过后的旅游法草案第三稿,拟于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审议提出法律案。

  --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制定了《旅游者安全保障办法》,完善了旅游安全协作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置了埃及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复合型灾害、台湾阿里山小火车翻车事故等旅游突发事件。制定实施《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统保项目覆盖率达64%,对旅游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发挥了有效作用。强化旅游安全信息服务,国家旅游局全年发布旅游安全提示信息120多条。加强旅游安全培训,编制了旅游安全管理培训系列丛书和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手册,游客安全意识和旅游业应急处置能力增强。

  --国内旅游统计试点工作启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七省区市开展了国内旅游接待统计试点工作,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以"接待国内过夜旅游人天数"为核心指标、以"住宿业基础情况"为校核指标的试点方案,初步实现了试点省区市之间旅游统计数据横向可比,为国内旅游统计实现全国横向可比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础理论研究持续推进。组织动员各方面专家,历时两年,基本完成了《中国旅游大辞典》编纂工作,共录入3000个词条,约140万字,填补了我国大型旅游辞典的空白。完成了导游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全国游客满意度测评、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等重要课题研究,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课题成果获得世界旅游组织尤利西斯奖。完成了2011年度国家旅游局科研立项、科研评奖工作,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旅游科学年会。

  (七)深入落实41号文件,形成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旅游产业战略定位更加明确。截止目前,31个省区市党委政府都对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做出明确部署。24个省区市以党委政府或政府名义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25个省区市以党委政府或政府名义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的具体意见或决定。31个省区市都对旅游业作出明确的战略定位,28个省区市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各地对旅游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8个省区市成立了党委或政府领导牵头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其中12个省区市由主要领导牵头。28个省级旅游部门成为政府直属行政机构,海南、北京旅游委成为政府组成部门。22个省区市旅游部门增加了行政编制或内设机构。29个省区市增加了旅游发展资金,其中省级旅游发展资金过亿元的有20个省区市。

  --重点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20个省区市落实了"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17个省区市落实了"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政策。20个省区市落实了"旅行社按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政策。13个省区市落实了"排污达标旅游企业在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政策。云南、海南和广西桂林等开展了旅游用地先行先试。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旅游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旅游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责任编辑:曾丽飞)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