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学子参观延安侧记
在枣园、杨家岭感怀毛主席平民作风
并排五张方桌、盖上一整块亚麻布,就组成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桌,但“抗日北上”、“重庆谈判”、“出兵东北”等重要决议就在这里作出。
会见外国记者并不需要仪仗、回避,随便的石板凳就是会见之地。小孩儿围观并不以为忤,反而饶有兴致地称他们为自己的“小邻居”。
革命圣地延安的枣园与杨家岭,都充盈着这些让人感动的革命往事。怀着对中国革命“陕北十三年”的景仰,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硕士研究生一行来到这里,聆听革命先贤往事,探寻红色峥嵘岁月,重温不朽延安精神。
绿树掩映下,坐落着宽不过15米的土坯房,很难想象这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与接待访客的地方。始建于1941年的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外形呈凸字形,砖木结构的仿苏式建筑。礼堂分为两部分,里面是正厅,既是会议室,也是俱乐部。
解说员介绍中央书记处会议室 陈亚楠 摄
五张方桌,搭上一块素色亚麻布,就构成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桌。虽然正厅的三面都开有窗户,但在白天,如果不开灯,依然会显得昏暗。当然,开会并不是这间正厅的唯一用途,时逢舞会或者宴会,战士们就会帮助将桌子移开重新布置,以便适应相应场合的氛围。“革命的功绩和物质条件的好坏真的没有必然联系,老一辈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可能是促使革命最终胜利的最佳解释”,李宇同学说。
解说员指着西侧墙体左侧,毛泽东主席飞往重庆、离开延安之前的一张照片介绍道,谈判前夕,主席甚至没有一顶像样的礼帽以及像样的鞋子。最终,皮鞋来自于苏联医生阿洛夫,而著名的盔式博士帽则是从周恩来那里借来的。很难想象,当时已经可以逐鹿天下的共产党领袖,竟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装备。
从正厅出来,就是小东厅。简单的一张圆桌,几把椅子,就构成了中央书记处接待时就餐的地方。
中央书记处临时就餐厅 陈亚楠 摄
旁边的一位游客见到此景评价道:“没有等级、没有排场、不挑地点,这是对老一辈革命者平民、亲民作风的最好的无声宣传!”
(责任编辑:陈丽惠)
- 相关阅读:
-
有感于邓拓纪念馆
湖南农大学子红色之旅心得
馿友的南昌游記
星星之火
土楼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