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人物访谈 >

中国年轻人对日迷恋与仇恨情绪共存

2013-05-23  本文来源于凤凰卫视    作者:凤凰卫视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凤凰网在一个月前独家专访日本的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木寺昌人在去年12月就任以来,到现在将近半年的时间。虽然这个访谈是一个月前做的,但是在经过一个月的审批之后,在今天终于公布,内容相当丰富,提到相当多的话题。

  姜声扬:我们的凤凰网在一个月前独家专访日本的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木寺昌人在去年12月就任以来,到现在将近半年的时间。虽然这个访谈是一个月前做的,但是在经过一个月的审批之后,在今天终于公布,内容相当丰富,提到相当多的话题。

  我们在这边想要问一下观众朋友,倘若你有机会询问,或者是和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聊天的话,你希望谈论什么样的话题?在这边我们请导播出图来看看。这边做了一个民调,87%的人比较想谈钓鱼岛,说明民众还是相当严肃,但是想谈安倍经济学的人占6.5%,其他的例如中日关系、苍井空,抗日" target="_blank">,没有人愿意谈,还有赴任的感受的只占2.2%。我们再看网民的留言。

  “孙炳军Baron”说想要聊的问题,“包括日本关于电器安全和电磁兼容方面的法律比中国松的多,为何印象里日本产品的质量比中国要好?是因为日本人平均收入比中国要高,所以市场逼迫厂家生产好的产品吗?还是日本在市场环节的监管更严格,还是稍微消费者权益保护容易等”。他想讨论这样的话题。

  我们再看网民的留言。“怎么看待50后和60对日本的恨,以及80后和90后等年轻一代对日本文化的欣赏?”这陈家阿瑶的想法。

  邱先生,我们可以看到观众朋友对于“如果有机会和日本驻华大使聊天的话,所讨论的话题”有很多,五花八门,什么都可以谈。我们首先从比较广的角度去看,到目前为止,中日关系陷入低谷,木寺昌人在去年12月可以说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吵得最凶,纷扰最多的时候上任,一直到现在半年了。

  其实中日关系和钓鱼岛的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一直到今天还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言论从日本这边发出。究竟中日关系到目前为止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邱震海:处于一个不好不坏的状态。

  姜声扬:好没办法好到哪去,坏也没办法坏到哪儿去。

  邱震海:没有,处于一个如果掌控不好,可能会擦枪走火,会向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日关系的基础其实远远不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那么糟糕。我最近经常在内地,我打开内地的电视台,基本上在9点多,10点多那个时段里面,基本上所有的评论节目都在谈中日关系,都在谈中日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的走向,这变成一盘生意了,炒作的一盘生意,但这只是媒体上得到的影响。

  姜声扬:因为他确保收视率。

  邱震海:那当然,但是坦率来讲,日本媒体有时候也是这样的,我有时候很不客气地把它称之为“劣质媒体”,就是这样,如果“优质媒体”就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被一些“劣质媒体”误导,在“劣质媒体”上得到的一种印象,中日关系很糟糕。

  你看刚才我们的几个网友的留言,大家如果仔细去解读的话,从他们的反应当中,我们看中日关系有两个不同的面向,两个不同的纬度。一个纬度是中日关系的军事冲突,军事关系的钓鱼岛的冲突,中日关系,双方的国家定位的冲突,民族主义上升,然后可以擦枪走火,这是一个面向,一个纬度,这种时空环境有时候某种程度像19世纪,每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当中,另外一个国家要围堵等等这种传统的思维,搞得大家津津有味,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生意的东西,比如说军队的冲突,军火的买卖,民族主义的上升,民粹主义后面的支持,所有的等等。

  另外一个面相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们有一个网友说的,他非常关心为什么日本的产品监管比中国要松,但质量比中国要好。你不觉得这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其实是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东西吗,他后面有很多个侧面可以去探讨,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质量问题,不是硬件上的质量,是软件上的质量,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制度的质量。经济制度,以及监管制度质量。这些加起来,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整体的质量,这是另外一个面向。 (责任编辑:林秀香)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行业资讯 | 生活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