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人物访谈 >

毛泽东专职摄影师钟情都匀苗乡布依族寨

2013-06-11  本文来源于黔南热线    作者:文隽永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958年,吕老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随军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画面,其中一张是朝鲜人民把一位志愿军抬起来欢呼,并手摇鲜花的欢送场面。这幅名为《欢送志愿军归国》作品,曾在前苏联、德国、古巴的国际摄影展中获得大奖,成为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2010年9月24日至27日,应第五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组委会邀请,50多年前,曾在北京中南海担任毛泽东主席的专职摄影师、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吕厚民先生,不顾82岁高龄腿脚不便,专程赶到都匀市,冒着毛毛细雨,穿行于苗乡布依山寨、田间地头、乡野农舍,把胸前的照相机镜头对准普通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产生活。

  

 吕老在坝固苗族村寨采风

  期间,都匀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申军安排我陪同这位令人尊敬的摄影师采风创作,他虽然有许多光环在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长者,让人感到一种由衷的亲切。

  吕老饶有兴趣地为我们一行,讲述了他为毛泽东主席等一代伟人照相的经过:

  1950年,年仅21岁的吕厚民从东北制片厂照像科一名普通员工通过层层考核,调到北京中南海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专门负责为伟人拍照。1950年至1964年期间,担任毛泽东主席的随身记者,拍摄了大量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工作、生活的珍贵照片。

  

 吕老拍摄的《毛泽东和周恩来》

  吕老说,毛泽东主席是一位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长者,他照相从不刻意摆姿势,他喜欢自然、真实的画面,也不告诉摄影师哪个可以拍,哪个不可以拍,而是像平常一样做自己的事,把更大的主动权交给摄影师。

  吕老谦虚地说,他一生中拍过无数作品,其中也获过无数大奖,提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居然只有两张:

  其中一张反映的是,1953年,中南海召开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总理没有立刻离去,而是手拿文件来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察觉后立刻站起来,两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神态自然而亲密。凭着职业敏感,吕老及时抓拍了这一画面,这幅名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照片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后来还被制成大幅挂画,进入了中国普通百姓家庭。

  还有一张反映的是,1958年,吕老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随军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画面,其中一张是朝鲜人民把一位志愿军抬起来欢呼,并手摇鲜花的欢送场面。这幅名为《欢送志愿军归国》作品,曾在前苏联、德国、古巴的国际摄影展中获得大奖,成为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吕老拍摄《欢迎志愿军》

  吕老说:“摄影艺术是遗憾的艺术,一个摄影师一生能够留下一、两张经典作品,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责任编辑:林秀香)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行业资讯 | 生活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