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人物访谈 >

杜修贤:“红镜头”摄影师的今天与昨天

2014-03-27  本文来源于中国红色文化网    作者: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作为在中南海里工作16个年头,先后为周恩来毛泽东专职摄影记者的杜修贤,他那些独特年代形成的独特瞬间为许许多多读者带来了无限回味和不尽思念。特别是一本插图500多幅中央高层人物照

 

杜修贤今年81岁,属虎。尽管这位老摄影家已不再有当年在中南海里奔走如飞的颀长身材,抓拍动作也不及以前敏捷神速,但他多年形成的职业特点依然很明显。只要你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他许多和职业有关的有趣特点。比如他长期用左眼对准取景框,久而久之,年复一年,他古铜色的脸上出现了左眼大右眼小的职业布局,那只小的左眼在一有拍摄任务时便会麻利地合上,从而保证一目了然,取景准确。

  除了眼睛有大小之别,肩头还一个高一个低。这是长期背负摄影器材留给他的终身纪念。早年从事拍摄,肩头除了要背几部照相机,还要背一个沉重的闪光灯充电箱,他又喜欢独用左肩,所以现在左肩就比右肩低。只要一穿休闲装,特别是夹克什么的,保准会出现前襟一边长一边短的“休闲”风格。

  “大凡搞文化的人都不修边幅嘛!”瞧,他还挺幽默呢!其实他在假装潇洒,走形的肩头使他无法修边幅才是他的真苦衷。不过,放眼看去,杜老的肩头高低不平丝毫不影响他魁梧身材的整体美观。

  见过杜老的人大多评价他是条汉子,如果相处久了,“汉子”前就要再加一个“倔”字。杜老的性格非常倔强且耿直,他不会作假,不会说奉承话,更不会拍马屁以求自己的荣华富贵。直到现在,他依然直来直去,连接电话都不会温情地问一声——你好,而是粗声莽喉对着话筒——讲话!不了解他的人会被他这特殊的方式吓一跳。——你是杜老吗?——差不多。——您老近来好吗?——凑合。——想请您吃饭,——不必了,有事电话里说,这也是精神会餐……这条倔汉子骨子里是很幽默的,他的“徒子徒孙”们无不喜欢和他逗个乐儿。

  是汉子当然是要吸烟的。

  杜老吸烟的历史几乎和摄影历史一样漫长,水平也同样高超。他一天可以毫不喘息地吞吐50枚香烟的烟雾。以致家里每一个房间都灌满了浓郁的烟味,连墙壁上的现代国画也被烟雾熏染成了绝妙的仿古画。

  如果看他吸烟的过程就更加有趣。他吸烟的技巧堪称一绝!谁见过吸完一支烟而不弹一次烟灰的人?杜老就有这个绝技,他的指间可以夹着弯曲而不散落的1寸多长烟灰,任意地动来动去,这种省事的吸烟方法即符合他怕麻烦的性格又促使他保持长期端相机练就来的平衡功夫。当年他可以能用手端出四分之一慢速度来,如果没有过硬的平衡功底,这绝非是一件易事。曾经有一位采访他的记者不服气,也点燃一支香烟,要比高低,结果这位自认为有深厚平衡技巧的记者,吸完一支烟却掉落了3次烟灰,其中一次掉落在自己的化纤衣服上,烫出一个小洞,而杜老指间的烟灰垂而不落,坚固地沾在烟头上,直到将它弹进烟缸,烟灰才四下飞散开。

  这些都是因为长期摄影形成的职业“毛病”,还有许多和摄影无关的“毛病”在杜老身上也不少。

  杜老口讷,不健谈,眼前的事情如同过眼烟云,转眼就忘记了。但对于往事却不如烟。他记忆长河里只保留了在中南海前后那10多年的岁月,离开中南海后,他记忆闸门好象随之关闭一样,不留痕迹。有一次,他被人邀请去吃饭,饭桌上他还和客人们碰杯热烈,到散席出门,他却惊讶那么多不认识的人和他握手告别,而且他们手里还拿着印有他大名的名片!他奇怪地问人家,你们手里的名片是谁给的?——你啊!……对对,是我给的,看我这记性!杜老只好尴尬地摸摸几十年如一日的平顶头。

  今天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可是杜老始终无法很好“消化“如潮水涌来的新花样,他现在还不会用手机,更不懂电脑,甚至将“桑那浴”叫成桑塔纳。他有一次跑邮局买电话号码簿,抱回来的却是一本北京市邮政编码,戴上老花镜一看,气的大叫:我买的是电话号码,怎么变成了邮政编码?花了几十块,才买了本北京地区的邮政编码,全国的还不要几百块?

  特别让他费解的是,社会上怎么有假货这一说。前年,他在街头遇见几个年轻人,向他兜售皮夹克,说是便宜,100多元一件,他就买了好几件,说是给孩子们穿。孩子们一看告诉爸爸,这是人造革的,最多20元一件!什么,他还死活不相信,人家骗我老头干吗?

  人家骗得就是老头,只有老头才好骗!

  一生都在镜头中看世界的杜老,对眼下社会上种种消费行为实在不适应,也看不惯。如果有人请他吃饭,他就提两个要求,一不吃贵的东西;二不许浪费,所点的菜都要吃下去,否则他就退席。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生跟随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人走过40多个国家,可是他的口味却是那样原始,也十分乡土,始终钟爱他陕北米脂老家的那碗“揪面片”。

  以前他在人民大会堂拍摄周恩来总理举行国宴,每等拍完周总理所有镜头后,才坐到丰盛宴席桌旁。他不动眼前的美味佳肴,而是让服务员上一碗肉丝面。后来打倒他时,这条“特殊行为”自然也成了他搞特殊化的一条罪证。 (责任编辑:苏红网)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