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红色衙前追忆历史 传承精神

2011-09-26  本文来源于萧山日报    作者:姚建玲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这里,曾掀起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巨浪,孕育了昂扬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九十年来,农运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红色,似血液的颜色,代表着生机、吉祥、斗志,并蕴涵能量。

  萧山衙前,就是这样一方红色薪火代代相传的沃土。

  这里,曾掀起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巨浪,孕育了昂扬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九十年来,农运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聆听历史回音

  1921年4月,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从上海回到家乡萧山县衙前村,开始实施其“中国底社会革命,应该特别注意农民运动”的革命实践。回乡后,他即从办教育入手,邀集原浙江第一师范进步教师刘大白和著名学生领袖宣中华、徐白民等,一面筹办衙前农村小学,一面通过访贫问苦和社会调查、民间演讲等形式,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经过4个多月的思想发动和紧张筹备,9月27日,衙前及附近村子的农民在衙前东岳庙集会,宣告成立衙前农民协会,发布了经全村农民议决的《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提出了世界的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由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的革命主张。并选举了李成虎、陈晋生、单夏兰等6位贫苦农民为领导者。

  衙前农民协会的成立,推动了萧(山)绍(兴)各地农民运动的全面发展。在短短两个多月里,萧山、绍兴、上虞等县共有82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11月24日,衙前农民协会联合会成立,并作出了“三折还租”、改大斗为公斗、反对交预租等规定,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各地的减租斗争迅速展开。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