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冯玉祥之女冯理达:将门红色情怀(4)

2011-11-30  本文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冯理达,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安徽巢县人,1925年出生于天津,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为新中国著名的免疫学专家,少将军衔。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结婚就结婚。行车途中,他们把车子停下来,就在路边的草地上举行了婚礼。没有教堂,没有婚纱,没有风琴伴奏,但却显得那样的圣洁、隆重。冯玉祥亲自主持婚礼,给一对新人拍了结婚照,请过路的美国人给全家拍了合影。冯玉祥还细心地打开美国地图,在公路沿线找到一个适于新婚夫妇住宿的福地--“LOVE LOCK”,译成中文就是“爱锁”,又铺开在圣克里门蒂购买的饰有银花的大红对子,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他们:“民主新伴侣,自由两先锋。”这副对子成了父亲留给他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罗元铮后来也留学苏联,1953年成为最早归国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家。虽然夫妻俩专业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理想,事业上互相支持并配合默契,直到晚年老两口仍恩爱如初。

  冯理达之子罗悠真回忆说:“2003年,父亲的去世,对母亲是一个沉重打击,她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句话也不说。但在送别父亲的第二天,她就穿着整齐的军装,到办公室上班去了。父亲的骨灰盒一直放在家里,每天晚上,母亲都会在父亲的骨灰盒前默默地呆上一会儿,和父亲说说话儿。在床上依然摆放着父亲生前用过的被褥,照例夏天换席子,冬天铺毛毯,每10天换一次床单。客厅里,在父亲生前喜欢坐的摇椅上,母亲为他摆放着最爱看的《古代谚语精华解说》,每天早晨起来,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新的一页,交代父亲不要读得太多、太累……常年坚持,从未改变。” “我的父母从一对热血青年,并肩奋斗,到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在家里,母亲唱歌,父亲伴奏;母亲画梅兰竹菊,父亲配诗题字;两人还经常在一起探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