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黄甲敏:为英烈守陵18载

2011-12-06  本文来源于湖州日报    作者:汪锡平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吉孝丰革命烈士陵园,有位名叫黄甲敏的守陵人,默默无闻守陵18载。

  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吉孝丰革命烈士陵园,有位名叫黄甲敏的守陵人,默默无闻守陵18载。

  陵园守护工作看似孤独又清闲,实际上黄甲敏的内心始终装着对210名革命英烈和革命者的敬意。他除了守护好陵园,还义务承担起红色讲解员的工作,时常给游客讲述革命烈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故事。同时他还四处奔波,遍地寻访收集英雄事迹、图片、实物;上下奔走,向有关部门争取修建、扩建陵园的资金。

  孝丰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是为纪念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新四军将士而建立的,地址位于孝丰镇城东塔山岭。由于当时条件限制,陵园建造得很简陋,在风吹日晒了10年后,已显得破败不堪,甚至没有人愿意到这里工作。 1994年,黄甲敏到安吉县孝丰革命烈士陵园做起了一名守陵人。他参过军,当过民警,对革命烈士有深厚的敬仰之情。他看到革命英烈的遗物,昔日的军人情结使他热血沸腾起来,他下决心一定要让陵园焕发生机。

  他今天跑部门,明天跑单位,这次跑县里,下次到省里,千方百计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争取更多的资金,修建、扩建陵园的基础设施等。英烈亭修缮一新了、新四军天目山反顽战役纪念馆扩建了、碑前纪念广场扩大了、新建造了一尊粟裕大将铜像、陵园停车场建起来了、陵园接待设施环境优化了,经过他的多方努力、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孝丰烈士陵园终于焕然一新。

  在逐步完善陵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黄甲敏又动起了丰富陵园馆藏内容的脑筋。他走遍了安吉及周边县市的山山水水,走访了一个又一个还健在的新四军战士以及知情人士,四处寻访收集英雄事迹、图片、实物。据统计, 10多年时间里,经他收集整理的英雄事迹和故事就达40多个,图片400多幅,实物近百件,并完成纪念馆重新布展,这些都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

  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孝丰革命烈士陵园每年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爱党、爱家乡教育,成千上万青少年来此纪念革命烈士。接待繁忙时讲解员忙不过来了,黄甲敏就义务肩负起讲解员一职。“安葬在这里的最年轻的烈士年仅14岁, 1945年2月参军, 3月的一次战斗中,当他吹响冲锋号时,腹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中。”尽管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他充满感染力的解说,让60多年前新四军苏浙军区战士在天目山的三次反顽战役,化为有血有肉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一个个听众。

  纪念馆重新布展以来,接待了参观者15万人次。“尽管这份工作孤独而清冷,但我会在这块红色阵地上为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坚守到底。” 18年来,黄甲敏就这样默默地守候在英烈身边,一遍一遍地讲述着革命英雄的故事……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