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4月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全国"红色旅游工程"正式启动。
2011年3月3日,《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该《纲要》将红色旅游概念、内涵的时间线进行了新的拓展,将自1840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了红色旅游发展范围,使红色旅游资源更加广泛。
基于红色旅游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推动功能、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功能,红色旅游的发展成为唐山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制完成的《唐山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1)》,提出:从现在起,利用十年时间将唐山建设成为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冀东红色旅游第一站。把红色旅游培育成快速增长的旅游业态,最终将其建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资源
在唐山市"十二五"旅游规划中,红色旅游占有大量篇幅。目前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AAAA级景区,抗震纪念馆、喜峰雄关大刀园为AAA级景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为AA级景区,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待评AAAA级景区,沙石峪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全市红色旅游年接待游客约81.9万人次,2007年旅游门票收入约60万元(2008年3月份以后很多博物馆、纪念馆取消门票)。
根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红色旅游规划(2011-2015)》,梳理出46处比较有开发价值的单体资源。资源点涉及反帝反封建时期4个;革命战争时期25个,其中建党建军时期1个、抗日战争时期7个、革命家资源点6个、革命烈士资源点11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个;改革开放时期16个。
目前,唐山市共拥有市级以上(含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1处,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处。
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丰润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被列入第一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其后开滦矿山公园、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喜峰口抗战遗址列入第二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的第一条"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路中,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是其重点产品之一。
综观全市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资源品质差异大,高品位资源相对丰富。
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及其历史遗迹、喜峰口抗战遗址、沙石峪、开滦斗争史、鲁家峪抗日旧址、曹妃甸等均是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资源种类多,内容系统较为完整。
中国革命进程的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斗争遗址和遗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诞生于乐亭县,既有李大钊故居,也有纪念馆;潘家峪既有惨案纪念馆,也有机关、兵工厂、报社、印刷厂、地下监狱等遗迹;开滦既有党史、组织史、罢工护矿斗争史,也有邓培、节振国等英烈。
(三)与其他资源组合好,利于综合性开发。
大钊故居纪念馆可与农业、生态、海洋资源联姻,喜峰口抗战资源与长城、湖泊、生态农业融为一体,潘家戴庄、沙石峪与生态农业结合紧密,曹妃甸工业区和湿地地域接近,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南湖生态公园相距咫尺。如此一来形成叠加优势,使红色旅游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游客的欣赏心理和旅游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曾丽飞)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