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三明: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2-09-26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小小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2012年9月27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四次联席会议在三明召开。会上,三明市人民政府领导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工作总结和进一步工作安排,旨在立足优势,突出重点,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2年9月27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四次联席会议在三明召开。会上,三明市人民政府领导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工作总结和进一步工作安排,旨在立足优势,突出重点,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三明立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为平台,坚持科学规划,实施项目带动,强化整体营销,扩大区域协作,优化旅游环境,红色旅游发展迅速。有突破:主要是在红色旅游道路建设上取得突破,总投资2.99亿元的宁化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1.5亿元的建泰(建宁-泰宁)旅游公路基本建成,明溪城区至红军战地医院公路改建工程开工,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大大提升。有亮点:主要体现在红色旅游品牌创建上,目前,全市共有7个县被列入原中央苏区县,有7处红色旅游点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宁反围剿纪念园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旅游局初评,有望成为三明首个A级红色旅游景区(点),“风展红旗如画”的红色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有实效:2011年全市接待红色旅游156万人次,同比增长8.5%,红色旅游综合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10.5%,红色旅游市场得到有效拓展,有力地拉动了苏区、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坚持政府主导,实现多方参与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工作组,及时协调解决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明市“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要求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把保护革命遗址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老区经济、扶贫济困结合起来,并坚持把红色旅游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盘子,统筹考虑,着力构筑红色旅游产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两办牵头,组织宣传、党史、规划、交通、农办、旅游等部门联合开展“中央红军村”命名论证活动,对全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初步确定12个“中央红军村”,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全面调动全社会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长抓不懈,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二、坚持宣传驱动,强力拓展市场

  围绕“山明水秀游三明”主题,通过市域内各高速公路收费窗口免费发放三明旅游地图和三明旅游护照,组织投放福州至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动车组杂志,在新浪、腾讯、搜狐、人民网上开通“绿野三明”旅游微博,在人民网和“海峡旅游宣传栏·悠游联播TV”投播三明旅游宣传片,投放西安-厦门和南京西-厦门三明品牌列车广告,多渠道展示三明旅游整体形象。策划以“重走长征路,领略苏区情”为主题的“千车万人三明苏区行”系列活动,提升三明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组织开展“县(市、区)长带你游”活动,拍摄制作“县(市、区)长带你游”电视专题片,党政领导以专家身份推介旅游产品;借助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向闽粤赣三省旅行商推广三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有力地带动了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拓展。

  三、坚持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持续推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先后投入近亿元,开发开放了泰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一期)、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长征出发地和红军医院等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三明旅游新亮点。并重点推荐清流县红军标语遗址、明溪县红军战地医院遗址等2个总投资4100万元的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总体建设二期方案》。策划总投资5亿元的三明红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列入“十二五”重点开发项目,推动建宁县红色旅游景区、将乐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明溪(归化)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列入省旅游“六大工程”建设,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同时,泰宁游客集散中心、将乐玉华洞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全市红色旅游景区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坚持科学组合,推动持续发展

  围绕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沙县7个中央苏区县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与水上丹霞、绿海洞天、地质奇观、温凉泉乡、乡野田园等原态类旅游资源和闽江源、闽人源、客家源、理学源等源头类旅游资源的整合,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重点策划推出“世界遗产探秘游”、“沙溪滨河休闲游”、“客家风情体验游”、“重走长征路,领略苏区情”系列旅游产品,串联全市重点景区(点), “红色”、“绿色”与“古色”旅游产品交相辉映,着力构建以“休闲、安养、文化”为主题的三明旅游产品体系。

  五、坚持区域合作,实现主动对接

  一是借助闽西南五市合作平台,主动对接古田、长汀、上杭等地,策划推出以龙岩古田会议会址、三明宁化长征出发地为代表的红色感怀之旅;二是借助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平台,重点加强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策划推出“红军长征从这里开始”主题精品线路,并按照“优势互补、个性鲜明、线路对接、内涵丰富”的原则,策划“山海园楼”、“两山两水两岸情” 、“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等区域精品线路;三是借助中央苏区红色联盟合作平台,重点加强与原中央苏区所在地的闽粤赣三省十市42个中央苏区县(市、区)旅游合作,共同签署《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古田宣言》,加强红色旅游联盟中的无障碍旅游协作。              

  六、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全面落实《2011-2015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开发,突出特色、提升质量,突出“风展红旗如画”主题形象,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善薄弱环节,发挥产业优势,全面提升三明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人数达43万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红色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使红色旅游成为全市旅游的重要增长点,促进三明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1、大力实施保护工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建立健全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加大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整理,不断丰富完善红色旅游内容和保护体系,拓展和深化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

  2、大力实施提升工程。按照A级景区的标准,实施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革命历史遗址维护和保护工程、展陈设施建设工程和景区(点)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加强景区内旅游公路、步行道、停车场、展览(陈列)馆、纪念标志性设施及供排水、供电、消防、垃圾污水处理、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改善景区综合环境,提高接待能力。

  3、大力实施形象推广工程。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广,重点推进红色旅游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展示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讲解演示活动;出台优惠措政策,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鼓励旅行社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三明红色旅游产品知名度。

  4、大力实施联动发展工程。深化与江西、湖南、广东及本省龙岩等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主动对接,融入中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借力造势,提升三明红色旅游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特别要密切与赣州市、本省龙岩市及瑞金、于都、长汀等县的沟通,联合编制产品线路,联手开展宣传促销,联合举办推介活动和研讨活动,共同打造“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品牌。

  5、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对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的培训,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培养一批专门人才,建立有利于红色旅游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教师、大学生、离退休干部参与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形成推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浓郁氛围。

 


(责任编辑:陈丽惠)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