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客家人在古代经历过5次的大迁徙,从河南一带到沿海的福建,广东以及台湾地区都留下了客家人的足迹。客家人在沿途休养生息,繁衍壮大,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力量,仅在龙岩便达到了80%的人口比例。扎根的客家人将热情好客的精神很好的传承下来,每个客家人对待朋友都是不遗余力的帮忙与情深意切的关怀,在这里逢年过节时无论客人何时来,主人都会热情地摆上流水席招待对方。而招待我们的两家客家人为我们的行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那种真诚的关怀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感动与温暖,也让我们对客家文化有了最真切的触感。
小小的两家人折射出客家人的质朴良善,但何尝不是中国广大民众的质朴良善?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的发展却停滞乃至倒退。近些年不少的新闻报道,例如“小悦悦事件”,以及“老人该不该扶”等社会话题的讨论越来越让人想问:我们的中国到底怎么了?这还是那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礼仪之邦吗?这些都是国人对祖国的深深担忧。
但是对于这个担忧,我想我在客家人身上找到了答案。社会中人的认知方向是呈橄榄状的,极善与极恶的都是小部分的人,而剩下的中间部分群体其实是随风而动的。中国有个成语叫从善如流,人们道德提升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社会风气的改变,而客家人的质朴热情、团结友善是现在中国文化建设亟需发扬的内容。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的满足齐头并进,客家人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也许这离我们很遥远,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任务便是从自己做起,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通过我们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了解热情的美好与良善的珍贵。这种努力也许很柔弱,但有种力量叫做星火燎原,我们愿意播撒一星火种,就一定会有燎原的希望,我想这也是我们实践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张雪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