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在延平区大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助老员刘月华正忙着给社区老人活动室的老人端茶送水。
大沟社区原为南平针织公司家属区,60周岁以上老人约有300名。这里靠近城乡接合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2010年被列为延平区居家养老试点单位后,省里下拨启动资金6万元,市里又配套资金2万元,为老人们建起了棋牌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
大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只是延平区探索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缩影。
延平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迈出三大步。2009年,在四鹤街道杨西社区、水东街道玉屏山社区、西芹镇西芹村设试点探路;2010年,确定马坑社区、恒达社区、大沟社区等16个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今年,又有17个社区开展这项工作。大作和马坑两个社区还被授予“福建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延平区民政局局长郑万铭介绍说,按照省上规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的服务不能少于6项。而延平区要求服务站不仅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医等基本服务,还要开展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项目。条件较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丰富些,条件较差的社区可依托现有资源形成服务网络,但服务项目不能少于8项。
各试点社区依托老年活动中心、文化俱乐部、老年学校等场所,纷纷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如东溪社区为“日间休息室”安装空调,恒达社区购买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电动按摩器,大作社区开辟多功能活动室。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是根本保障。各试点社区积极培育两大类型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一类是社区聘用的居家养老服务专职队伍和专职居家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共35人。他们经过培训后上岗,每月工资不低于700元,主要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另一类是以社区助老义工(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组长和社区居民积极分子组成)和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共2938人,主要开展公益性的无偿服务和志愿服务。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资金和场地缺乏是目前困扰社区居家养老的两大难题。
据介绍,居家养老服务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三类服务。其中,低保困难老人、高龄、病残老人等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无偿服务。郑万铭坦言,社区居家养老后续进展问题,政府也在探索中。除了财政全力支持外,还要发动社会力量,成立老龄事业发展基金,并采取培训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邹玉玲)-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0-12流行前线:红歌经久不衰
- 10-10走在时尚前沿的“红军婚礼”
- 10-09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专题
- 09-29四川万源市组织部长李林森的无悔人生
- 09-23欢欢喜喜庆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