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临川区举全区之力打好“三大战役”攻坚战,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交上了一份令全区人民都为之振奋的“成绩单”: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税收6.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在日前结束的全市“三大战役”大巡察测评中,名列前茅。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年,是“三大战役”提升之年、关键之年。市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后,临川区迅速召开区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场攻坚克难、全面提升临川工业新形象的战役在才乡大地打响。该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大战役”的总体部署,坚持绿色招商,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全力冲刺全省二十强。
坚持绿色招商。在今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该区特别强调: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全区34个招商团队树立绿色招商的理念,坚持做到严把“三关”,即: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以及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不高的项目;严把土地使用关,制订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严把项目综合评估关,区里今年专门成立招商引资项目质量评估小组,综合评估每个外资项目对税收、就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以上“三关”有一关没有通过,不论项目投入资金有多大,都将被一票否决。今年,该区力争引进亿元以上绿色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对已经引进的企业,该区也时刻拧紧环保“阀门”,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管,聘请60名环保监督员每天上门监督,核实企业环保状况,发现问题随时向环保部门反映。
发展特色产业。目前,临川区基本形成了以自立铜业和广银铝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加工、以银涛药业和中科跃鸣为代表的医药食品、以博泰汽配和菲普特汽配为代表的汽车配件三大优势产业。今年,该区将围绕这三大特色产业,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向产业集聚转变、向注重质量转变、向产业间相互关联转变。全区已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3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去年,32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1.1亿元,实现税收4.96亿元,占园区比重分别为79%和80%,特别是自立铜业实现税收3.8亿元,成为全市纳税大户。为了做强有色金属加工这一支柱产业,区里成立了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建设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同时,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今年,该区安排技改资金12亿元,帮助10个重点项目进行优化升级、扩产达标。随着自立铜业(二期)、广银铝业等大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今年抚北工业园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20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做大做强工业园区。该区着力构建“一园三区”格局,投入2亿元高标准建设第二、第三工业园区,切实抓好抚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大道、广银大道和温泉大道等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商业、交通、金融、公租房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搞好综合服务大楼、商业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今年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15%。
(责任编辑:林小琼)![]()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