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英雄城南昌,为省“两会”的召开增添了热烈氛围。
而在抚州代表团每位成员心中,涌动着一股比天气更温暖的热流。1月22日下午,省委书记强卫来到抚州代表团,与代表一同审议省长鹿心社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强卫走到代表们身边,与每位代表以及在场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整整一个下午,他仔细听、认真记,不时插话讨论,并多次表示把更多发言时间留给代表。
这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听取十余位代表的发言后,强卫充分肯定了抚州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突破。他激励抚州,要牢牢抓住改革这个关键、发展这个核心、干部这个根本,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加强社会治理,力争取得更大进步。
省委书记的殷切期盼,令代表们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们表示,将倍加珍惜这份关心,把巨大鼓舞转化为推动幸福抚州建设的强劲动力。
展示改革时代风采
新一轮改革的热潮,正在中国大地全面兴起。改革,成为代表审议时热议的主题。
讨论中,强卫强调,改革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内生动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开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
抚州,已经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市委迅速推出筹备已久的“宣讲政策、服务基层”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同时为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身。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刚刚闭幕,去年12月29日,市委就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省委全会精神。随后,市委中心组又举行集中学习会,利用两天时间静心思考、谋划推进抚州改革发展。
今年1月9日,市委及时召开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抚州各领域改革,并审议通过了《中共抚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
抚州积极投身改革浪潮的时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中也得以尽情展示。代表们满腔热情地表达着对改革的热切期盼和坚定决心。
市委书记龚建华说,我们将全力在抚州板块抓好报告的贯彻落实,努力使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造福抚州大地,做到敢于激扬改革的利器,清除幸福抚州建设的障碍;勇于担当落实的责任,争做幸福抚州建设的楷模;乐于奉献人生的才智,甘当幸福抚州建设的基石;善于团结所有的力量,汇成幸福抚州建设的洪流。
众多代表立足实际,抒发着争当改革试验区的勇气。
资溪县长彭映梅介绍生态立县打造大旅游的战略后,建议将资溪列入全省重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南城县长王小林建议,将南城列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
广昌县长欧阳巧文建议,尽快启动抚河源保护区生态试点。
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刘光萍畅谈了抚州教育的蓬勃势头,建议支持抚州教育“两区”建设,即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综合试验区。
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发言,表明抚州勇于改革的历史使命感。
“抚州战略”放飞希望
依托改革,全省新一轮区域发展正拉开大幕。
强卫指出,省委、省政府正加紧制定支持抚州市发展规划。他强调,我省区域发展布局已基本形成,各地要深刻理解省委、省政府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全省发展的战略部署,找准定位,改革创新,形成区域竞相升级发展的生动局面。
提起区域发展布局,抚州一度感到“委屈”。我省相继确定了昌九一体化、吉泰走廊、赣东北、赣西等区域发展战略,在全省已经成形的区域发展构架中,难觅抚州身影。
但抚州决不言弃。去年,市四套班子领导北上南昌、东进莆田,分别与两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主动推进“融入省会、对接海西”区域发展战略。
深思熟虑之后,一个符合抚州实际的超前谋划应运而出:依托向莆铁路,创建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打造江西走向海洋的大通道、产业布局重构的黄金线,为全省“干”字型区域发展格局添上“一捺”,变成“天”字型。
抚州的努力结出了甜美的果实。细阅《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欣喜地看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一批抚州元素,如支持南丰蜜桔产业发展、支持抚州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其中特别提到:研究出台支持抚州融入南昌对接海西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向莆经济带,打造抚州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
这是抚州发展的制胜法宝。一些多年参加省“两会”的“元老级”代表兴奋地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振兴抚州经济发展的部署,可谓前所未有。多名代表针对抚州区域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说,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现抚州更好更快发展。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尽快使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上升为省级战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媛建议,在支持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建设中,可在抚州建设全省的“无水港”。
“抚州战略”同样在我市省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市政协主席谢发明建议,应出台打造向莆铁路经济带、建设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三大战役”策马扬鞭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发展,始终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
强卫强调,要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意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意见》。着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各县(市、区)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足特色文章。
这正是抚州“三大战役”的目标所指和成效所在。
两年多来,抚州坚定不移打好工业强攻战、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跑项争资攻坚战,实现了工业经济加速崛起、县域经济特色彰显。2013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完成32.5亿元,增长21.5%,占税收收入30.5%,首次成为第一大支柱税源。各县(区)特色产业亮点纷呈,黎川陶瓷、崇仁变电、金溪香料等11个省级产业基地更加成熟,南丰蜜桔、资溪旅游等优势产业越做越大。
同时,抚州通过不同方式,鼓励在外企业家回报家乡。市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与抚州籍企业家座谈,邀请他们回乡创业。春节将至,市委、市政府又举行“欢乐春节家乡行”活动,号召更多在外抚州籍才子返乡创业。
历经突破年、攻坚年锤炼的抚州“三大战役”,昂首跨入今年的提升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两个《意见》,无疑为抚州趁势而上打好“三大战役”提升之战再添动力。
来自企业的代表同样心潮澎湃。面对省委书记,他们踊跃发言,谈感受、议发展、提建议。
抚州银圣王洁具董事长戴永妹说,办企业以来,体会最深的就是抚州打造企业家“最受尊重、不受委屈”环境。如今,省委、省政府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增添了我们的信心。
他们还结合企业实际,为非公经济发展支招。
环球陶瓷董事长徐金昌说,非公企业融资成本高,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建议推广相关融资政策。
自办服装厂的南城县天井源乡南源村村民丁冬华建议,加大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力度,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加大返乡创业人员帮扶力度。
快马加鞭不下鞍。激荡人心的省“两会”已经闭幕,抚州的发展却永不谢幕。肩负着省委书记的殷殷嘱托,新的一年,抚州必将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奋力航行,以幸福抚州建设的更大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林小琼)![]() | ![]() |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