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时政要闻 >

习近平反复强调干部“德”的问题

2011-08-25  本文来源于求是理论网    作者:罗智刚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做好换届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人用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全面考察干部的德,注重选用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抓善管的干部。

  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深入四川考察调研,在主持召开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时强调,今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做好换届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人用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全面考察干部的德,注重选用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抓善管的干部。(8月22日新华网)

  前几天,四川天气非常炎热,可谓酷暑难挡。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冒着酷热,深入绵阳、德阳、成都的农村、企业、社区和科研机构,调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和党的建设情况。为什么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仍然念念不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尤其强调干部“德”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和反思。

  首先,今年是换届之年,影响很大,必须重视。地方党委、政府、人大集中换届,干部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如何选好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换届五年一次、一次管五年,既是机遇,也有风险。所以,习近平一路走来一路强调,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是个关总的东西。人选准了、选好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正面效果;如果选偏了、选瞥了,不仅影响一个班子的战斗力、一个地方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影响、败坏了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这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不能小看、更不容轻视换届中每一个干部的选拔任用问题,又特别是“德”的问题。

  其次,干部选拔任用国家领导人很重视,又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问题。早年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习近平曾撰文《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2009年1月,他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干部应有“四德”标准,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政治品德,这是首次对干部“德”的问题较为全面的论述;不久后的3月30日,又指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在随后的几年里,几乎涉及重要会议、到各地调研都在强调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特别强调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说明习近平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深思熟虑,把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的品德、道德问题一直装在心中、握在手中。我们的地方党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们,就应该认真思考,在干部选任具体工作中是否把“德”作为了第一标准。

  第三,反映我们当前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或者至少不能适应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层出不穷的官员贪腐、漠视群众利益搞特殊、官僚作风严重等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和抨击,已经敲响了警钟。道德失守,行为失节,领导干部只要在道德上出了问题,就很难不发生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就像大楼的地基,地基打得牢固,楼才建得好、建得高;反之,楼要么建不起来,要么盖得越高越容易倒塌。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表面看着好好的,但一下子就落马了?就在于他们的道德地基打得不坚实,支撑不住向下坠落的灵魂的压力。

  道德是一个比较飘渺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数量化、显现化,这就为干部选拔任用带来了难题。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某个干部有问题,只要组织上下决心处理,就没有办了的案。品德不好的人能够被选拔上来的原因很多,但选拔标准和程序出了问题无疑是原因之一,特别是道德底线的识别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因此,要从健全选拔制度、完善选拔标准、严格选拔程序、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等方面抓起,把听不到真话、抹不开面子、下不了狠心、考察范围不广等问题处理好,干部道德难考察问题也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历史和实践早已经证明,只有保持一支道德高尚、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党、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和前途。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