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近日在河北唐山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这是习近平同志继今年4月海南调研时首次提出“四有论”之后的再次论述。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两提干部选用“四有论”,树立起新形势下干部培养选拔的鲜明导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毛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党的纲领和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抵制以改革的名义行私有化之实,让全体劳动者体面地劳动,并尊严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最终实现中国的科学发展。
要使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得到全面实施,需要一大批心想科学发展、情系科学发展、智为科学发展,力求科学发展的干部。只有我们的干部都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那么,实现中国科学发展,将指日可待。
要达此目标,尤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着力营造一种让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的成长、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央选人、用人的思路更加科学化。最近几年,中央陆续出台了不少选人、用人的创新性规定,如去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不仅对今后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规划,而且重点强调了要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习近平两提选用干部“四有”论,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官场事实上存在的与“四有”相抵触、相背离的选人、用人潜规则的批判,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纲要》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责任编辑:邹玉玲)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0-12流行前线:红歌经久不衰
- 10-10走在时尚前沿的“红军婚礼”
- 10-09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专题
- 09-29四川万源市组织部长李林森的无悔人生
- 09-23欢欢喜喜庆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