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是如何写出《长征组歌》?

2012-11-28  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    作者:解放军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创作长征组诗的过程中,肖华的转氨酶升高了4次,王新兰和医生不知和他“吵”了多少次。到后来,王新兰再说他,他就吟起诗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说到红色经典,就不能不提及被称之为“不朽的作品”的《长征组歌》。然而这部作品是怎么写出来?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为此,笔者曾经采访过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

  1964年,身为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上将积劳成疾,得了肝炎。他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到杭州去养病。

  这一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30周年,不少同志多次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他自己也一直想动笔,但由于政务繁忙,一直动不了笔。决定去养病时,他和夫人王新兰商量,利用这次休养的机会写点东西。

  肖华和王新兰都亲身经历了伟大的长征。每每回忆起那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就激动不已。肖华说:作为幸存者,我有责任把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告慰战友,也教育后来者。

  用什么形式来反映长征这一人间壮举?肖华将军认真征询了许多同志的意见,最后确定用诗歌的形式。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采用一种新的诗歌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四个三字句,八个七字句共12行68字组成,押一个统一的韵脚。

  肖华将军工作起来是不要命的,创作也如此。每天除了日常生活起居,不是服药就是看书写作。桌上的资料照样像工作时一样堆得像小山一样。

  长征组诗的构架刚刚搭起来,跟他们一起到杭州的医生来找王新兰了:“新兰同志,情况不好,肖主任的转氨酶升高了”。

  他们一起劝说肖华,要求他停止创作。医生说:“肖主任,这可不是开玩笑,您的身体要是不能康复,我们可是没有办法向军委交代。”

  经过一番“斗争”,肖华答应注意休息。

  谁知没有过两天,他半夜又起来写东西了。
(责任编辑:李艺专)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