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即将长征的时刻,他从家乡带出两个团,奔赴前线;在我国核试验最紧张、最关键的发射阶段,他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儿子送往最危险的核试验地下控制室。他,就是目前赣县籍唯一还健在的开国将军、河南军区原政治部主任徐光华少将。
山旮旯里走出的开国将军
最近,赣县老红军慰问小组到郑州拜访了93岁高龄的老将军徐光华。尽管天气较冷,但忆起当年投身革命的历程,老将军依然激情满怀。
从“小木匠”到“少共的一面旗帜”
1913年3月25日,徐光华出生在赣县古田乡(今湖江乡古田办事处)一个偏僻的山沟里。由于家境贫寒,徐光华读了5年私塾后就跟着一位远房亲戚学木工手艺。由于他聪明好学,肯动脑筋,不久就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小木匠”。但他一直向往革命,每到一处做木工都不忘打探红军的情况。
1930年,红军沿赣江而上,解放了古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徐光华申请加入了当地少共组织,1932年2月,徐光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相继担任少共赣县良口区委组织科长、书记,少共赣县组织部长、书记,少共江西省委经济法权部部长,1933年,徐光华因成绩突出被调任少共中央巡视员。
1934年4月,广昌战役失败后,红军准备战略转移。当时要求各部队迅速扩大规模,徐光华受少共中央局委派,回到家乡进行“扩红”,不到两个月,聚集了上千人,这些人后来成为红一军团三大主力师之一——少共国际师的主要力量。在“扩红运动”中,徐光华荣立一等功,并被当时的少共中央局和中革军委称赞为“少共的一面旗帜”。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次遇险,但每一次都化险为夷。”谈到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徐老至今记忆犹新。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仍有敌人尾随追踪。为了不把敌人带进根据地,中央红军开展了著名的“切尾巴”战役。徐光华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执行侦察任务,在返回途中遭遇敌军。徐光华迅速作好战斗部署,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交火十多分钟后,指导员为掩护战友突围身负重伤被俘,三名战士牺牲。徐光华及其余战士被逼到一个山梁上,但他们毫无惧色,凭借复杂的地形继续与敌人周旋,最后子弹全部打光。为了不当俘虏,徐光华和剩下的四名战士纵身跳下了悬崖。幸运的是,除了一名战士受伤较重外,其他三名战士和徐光华都只受了点轻伤。
1942年4月,徐光华受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派潜入河南敌后。次年1月,徐光华带领敌后抗日武装参加了藕塘战役,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恶战。他冒着炮火硝烟,始终在一线指挥。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徐光华被击倒在地。爬起来一看,一块十多公分长的弹片已深深嵌进了他腹前皮带的铜扣上;另一块七八公分长的弹片擦过靠近腰部的左衣兜,部队刚发的200金圆券被切成两半。好险啊!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徐光华却宽慰大家:“我的命大,日本人是炸不死我的。” (责任编辑:林秀香)
-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1-25
- 给自己的心灵鸡汤
- 10-10
- 武铁沿线“涂鸦墙”
- 10-09
- 前中国第一女保镖——边梅
- 10-09
- 台湾研发“朱雀”隐身无人战机
- 09-24
- 打啥样的“大老虎”才算兑现承诺
- 09-24
- 慈善捐赠连降:是危机更是契机
- 09-24
- 娱乐圈的八大美女“共产党员”
- 09-24
- 中美比拼高空无人侦察机:翔龙
- 09-23
- 不要给白衣天使被亵渎的机会
- 09-23
- “凡贪多色”已成腐败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