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收藏 >

红色文物讲述历史传奇(3)

2012-01-16  本文来源于新民晚报    作者:元尚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和所有文物一样,文物本身的传奇性,不仅是一种趣味,更是历史价值的所在,它们是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物。

  最珍贵的航空版“七大”文件

  秦先生致力于收藏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文献十余个年头,其中数“七大”文件航空版最为特殊、也最为珍贵。“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大会号召全党发扬三大作风,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大会选出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在中共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七大”文件有五个内容:一,毛泽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二,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三,《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四,《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文件之四);五,日本共产党代表冈野进的《建设民主的日本》(文件之五)等。其中第二部分内容当时不能全部公开,对外仅有节选本,直到1947年这部分内容才全面解禁,得以全文出版。“七大”文件有三个版本,一个是1945年5月中共书记处版,也称“七大”文件代表版,属于最为珍贵的党史文献。第二个是《解放日报》、解放社版,此为延安普及版,发行量非常大,属于比较常见的版本。第三个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45年6月出版的航空版中共“七大”文件,属于极为珍贵的党史文献之一。

  说起这个版本,还有这样一段真实而曲折的故事,也是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的那段时间里,德国投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延安,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日本侵略军还没有投降,霸占山西等地,从延安到其他抗日根据地的陆路联系,就这样依然被日本侵略者阻断着,造成中共“七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到各抗日根据地。当时想过要通过电报,把中共“七大”文件发出去,可是由于文件文字数量很大,在发报过程中很难保证不漏字、不出现错别字,如此就很难保证文件精神的准确传播。另一个办法是派人突破鬼子封锁线,把文件带出去,这样可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但是,中央书记处和中宣部研究,觉得各抗日根据地的“七大”代表们突破日军封锁线,到延安来开会,行程都非常艰难,那么“七大”文件底稿如果派人携带送往各抗日根据地,然后再排版印刷传达,这样算下来最快的也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完成。这个办法显然也不行。

  为了在全国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并把中共“七大”精神迅速传达到各抗日根据地,鼓舞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作好最后胜利的准备,中央书记处决定采用空中传递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突破鬼子的围困与封锁,又可以迅速安全地把文件传播出去。办法是利用美国援华空军往返延安的机会,采用蛙跳战术,于1945年6月初将《解放日报》版中共“七大”文件出版纸型成功地空投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日报》社所在地,此后采用接力的办法,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再转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河北涉县,苏北抗日根据地直至广东东江纵队。同一时期中共“七大”文件多种单行本在各抗日根据地出版,历史上称其为“航空版七大文件本”。它不仅是现代红色出版史上的奇迹,也成为1945年8月15日前后重要的历史文物。

  和所有文物一样,文物本身的传奇性,不仅是一种趣味,更是历史价值的所在,它们是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物。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