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奖状挂在黄静波家最显眼的位置,对应着在主人心里的坐标,也在静静诉说一个遥远的历史。
黄静波认真翻阅大公报。
十五岁参加革命,二十四岁获颁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历史的风云起伏,在九十五岁的黄静波老人口中已是波澜不惊。像黄静波这般阅历的老革命如今已屈指可数,可他却谦称:「我不是大人物,现在才懂得一些道理。」
一个时代的历史,总由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以血、泪、汗所塑造。从胡耀邦执掌少共的部下,到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干将,从建国后掌管全中国粮袋子的负责人,再到「文革」十年冷监。1978年平反后,「懂经济」的黄静波经同乡和老上级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习仲勋主政南粤,他是省革委会副主任,那年已近耳顺之年,却迎来人生又一次辉煌,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披荆斩棘,用他的话说「走过改革开放的第一条羊肠小道」。
发丝如雪,瘦削挺直,不用帮助和搀扶,黄老午休后从卧室出来,精气神就是革命者最好的符号,向前报上来意,他马上明白并一句击中要害:「你们是想通过我这样的缩影看中国,也看人,看过去的人,看现在的人,看好人看坏蛋。」他续言,「以前也有坏人,但和现在不同了。我说话直来直往,不知道(还能)活多大。」率直性格表露无遗。
「要领会高山,可立足低谷之渊;要看清低谷,则站在高山之上。」这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名言。国家命运的颠簸起伏,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建,经济民生的停滞与进步,人间世俗的悲欢冷暖,听老人用他的维度解构大历史,自有振人心魄的力量。
(责任编辑:邹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