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新闻 > 热点聚焦 >

辛亥革命的"时代符号"大全

2011-10-09  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    作者:解放军报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潮得到传播,社会风尚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所谓“自由尽是风尚”,一场大革命带来的引领了百年前的社会新风尚。

  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潮得到传播,社会风尚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所谓“自由尽是风尚”,一场大革命带来的引领了百年前的社会新风尚。

剪辫运动

  【剪辫】 清代男子薙发留辫,曾被外国人蔑称为“豚尾”,视为屈辱的标志。辛亥革命后,许多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辫子。革命从“头”做起,一条辫子的去留,成了革命的象征和弃旧从新的标志。

  【男女同校】 民国时期,女子求学现象已为大多数民众接受,男女同校的呼声日渐高涨。蔡元培就此指出:“改良男女的关系必须有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地方,我以为最好的是学校。”辛亥革命9年后,男女同校才真正开始实行。

  【一夫一妻】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民国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律上规定了一夫一妻制,“纳妾”已不为民国法律所保护,并且随着妇女解放的呼声高涨,“纳妾”旧俗日益遭到人们的抨击。

  【红十字】 辛亥革命爆发后,新成立的中国红十字会从“二次革命”到护国战争,从护法战争到军阀混战,各地分会救死扶伤,恪尽天职。中国红十字会于1912年加入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获得国际社会正式认可。

  【改称谓】 在辛亥革命之前的2000多年间,中国人对别人的称谓一直以“老爷”“大人”“太太”“小姐”为主,并沿袭多年。南京临时政府规定:今后官厅人员一律取消“大人”“老爷”称谓,皆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相称。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