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今日话题 >

“红色影视”的境界与开拓

2011-05-27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    作者:郭剑敏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红色叙事作品为今天的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红色影视新作的集中喷发即是明证。这些新作中的秀出者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它们接续了哪些文化传统,又传递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亮剑》剧照

  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红色叙事作品为今天的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红色影视新作的集中喷发即是明证。这些新作中的秀出者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它们接续了哪些文化传统,又传递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红色影视缘何再度喷发

  以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的叙事类文艺作品在中国当代文艺生产体系中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红色叙事”作品一方面承担着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能,另一方面也积淀为当代中国人的公共历史记忆,凝聚着民众特有的历史情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至70年代,“红色叙事”成为占据绝对优势的创作题材。在这个时期,各类文学体裁、各种艺术样式,都将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作为表现的重心。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平原烈火》、《铜墙铁壁》、《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小城春秋》、《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平原枪声》、《红岩》、《风云初记》等一大批影响巨大的革命历史小说。不仅如此,在电影、戏剧、戏曲、连环画等领域,革命历史都是首选的表现题材。
(责任编辑:邹玉玲)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