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南平江县长寿镇2万居民因担心自来水污染,购买山泉水饮用,引发社会关注。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赴当地调查了解到,当地多家职能部门长期检测显示该镇水厂水质达标,但居民仍坚持购买山泉水。
从现有报道来看,平江官方似有诸多“委屈”,尽管自己一再多次声称监测报告显示“该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还现身说法云镇机关饮用、做饭都用这种自来水,但当地居民对官方的“监测报告”就是不买账,几年来从不喝这种所谓“达标”的自来水,颇令官方为之尴尬。
或许,主要由平江县疾控中心、县自来水公司对乡镇水厂出厂的水质“监测报告”是真实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是无数事实告诉人们,居民之所以不相信官方监测的“达标”水,愚以为,其根源还是在官方,而非民众,这起事件至少折射以下几点隐忧。
其一,太多的政府失信导致百姓“老不信”。反观平江居民对官方“水质达标”的“监测报告”“老不信”事件,平心而论,还是源于政府失信。一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情况严重;一些地方政府政策朝令夕改、不兑现承诺甚至耍流氓无赖;在商业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等。政府信用如此“失陷”,那么以平江老百姓为例,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官方自说自话的所谓“监测报告”?
其二,太多的环境污染导致百姓“不可信”。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大肆破坏环境增加GDP而获得“政绩”的所谓“发展”,早就倍受垢言,而且往往是这边明明造成严重污染了,可是一些地方政府总是千方百计隐瞒事实不报,欺骗上级,糊弄群众,这就必然造成官方的信息“不可信”。比如在流经长寿镇的黄金溪上游,当地百姓都知道有一家对下游河流造成污染的金矿企业,故而平江官方自夸水质如何“达标”,真能说服老百姓吗?
其三,官民信息不对称导致百姓“没法信”。对于长寿的饮水安全事件,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贺培育认为,这是官民信息不畅的一次警示,“政府需要积极从自身公信力建设上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找出对策。”“只有当百姓与政府之间有良性的信息沟通机制时,百姓才可能最大程度上感受和认同政府的公信力。”由此不禁令人诘问:当下官民信息沟通机制为何走不出恶性循环的泥沼?恐怕还是一些官员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作风使然。
(责任编辑:徐科军)- 相关阅读:
- 04-13
- 美国一名导游水中大战3米巨蟒
- 04-10
- 网传厦门“房叔”一次抛售32套房
- 04-07
- 大学书记被曝包二奶 “纪委”官
- 04-03
- 86版唐僧发福近照曝光网友调侃:
- 04-01
- 张国荣逝世十周年每年一揭秘 网
- 03-29
- 西安小学生在公园发生踩踏事故致
- 03-22
- 沈阳现逼真小额假币 印“中国儿
- 03-21
- 旅行社恶俗广告惹争议:你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