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网友拍案 >

“彪悍抢修哥”受到网民热捧的隐喻

2011-07-29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作者:高福生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平凡中默默奉献、无私奉献,在帮助他人中获得内心快乐的“雷锋精神”,已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没有成为人们可亲、可信、可学的现实榜样。

  近日,武汉的“彪悍抢修哥”仅穿一条红裤衩赤身泡在污水井中抢修电缆的图片,爆红网络。照片及文字说明显示,7月13日,汉正街一处10千伏专线电缆因故障跳闸,抢修人员翻开电缆沟盖板后,只见污水满溢,整个电缆浸泡其中。年已五十的“彪悍哥”刘跃青赤膊跳进黑漆漆的、散发着窒息气味的污水中,经过一个多小时,三次沟中作业,才将故障电缆拖出水面。(7月26日《长江日报》)   

  看罢照片,笔者与众多网友一样,除了“震撼”、“佩服”之外,更多的是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在物欲横流、敬业精神日渐缺失的当下,刘跃青面对那齐腰深黑漆漆漂着各种脏物的沟水,原本可以回去拿了防护服再来进行修理,可他为了节省时间,二话不说就直接跳下去了……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情假意,有的只是一种很自然的工作本能。可就是这不经意间的一“跳”,竟然使他一夜之间爆红网络,受到网友们英雄般的追捧和赞誉,实在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在大多数60后、70后的记忆里,“彪悍抢修哥”裸身跳进臭水沟抢修电缆的壮举似曾相识。上个世纪50年代,“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的英雄事迹,一次又一次带领人们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60年代,一个叫“雷锋”的工程兵战士,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更是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  

  但时至今日,不少人对“铁人”和“雷锋”的形象已日渐模糊,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的“铁人精神”,平凡中默默奉献、无私奉献,在帮助他人中获得内心快乐的“雷锋精神”,已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没有成为人们可亲、可信、可学的现实榜样。至于“爱岗敬业”,在很多时候也多是停留在标语口号上,不少单位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多是临时工和劳务派遣人员在干……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报道,“彪悍抢修哥”爆红网络后,某大报迅即就此展开了一项调查,41%的读者认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普通人其实很多,只是平时不为人知”,55%的读者认为“爱岗敬业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他才成为新闻人物”,仅有4%的人对其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其“很傻很天真”。41%、55%两个数字,表明“彪悍抢修工”是物以稀为贵,大多数人们对恪尽职守、不怕苦、不怕脏的“彪悍哥”们有着特别的期盼。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彪悍抢修哥”在武汉横空出世,有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某些人在工作中贪图享受、拈轻怕重、怕苦怕累的“羞”;有如一面旗帜,赋予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具有穿越时空愈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有如一张鲜活的名片,展示了当代电力抢修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风采。这样“威武”、“给力”的“抢修哥”一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会拥有更多的钦佩和感动。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