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晚,湖南娄底27岁小伙邓锦杰发现有人呼救后率先跳河救人,在他的带领下两名市民也加入救人行列。在一家三口获救后邓锦杰却因体力不支被湍急的河水吞噬,多名目击者称被救者上岸后迅即离开,面对周围人阻拦表示“关我屁事”。
一边是施救者的良心与善心,一边却是被救者的冷漠与无情。迅速离开也就罢了,未了被救者还来句“关我屁事”,更是将其恶的心态显露无疑。这让我们看到了那一道道可怕的道德伤痕,这一道伤痕,刺痛着施救者一家的心,也刺痛着公众的心。
施救者反成悲剧中的主角,他的慷慨施救,却换不来一句谢谢,究竟是善举太廉价,还是道谢太昂贵?面对如此结局,邓锦杰的姐姐想不通,她一直在思考:“弟弟的做法到底值不值?”
我们没法回答说这是值得的,因为简单地把生命和一句谢谢划上等号,这太残忍。但是,罗曼·罗兰曾说过,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见义勇为的邓锦杰,以舍己义举写就了一段有长度的人生。在从旁观者到救人者的切换中,他义无反顾。而就是他的义无反顾,让全社会看到了他的真善美,看到了人世间的爱并没有消失。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更值得弘扬。
有围观者称,可能是被救的人是怕担责任。可是,邓锦杰已经为他们失去了生命,即使是需要担责,难道他们不应该吗?他救的是一个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难道不应该对救命恩人表示一份敬仰和感谢吗?既然是一家三口,相信其中有一个必定是孩子,试问,父母就是这样做孩子的道德榜样吗?难道不怕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心理阴影吗?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行为上不善,那他就是不善的。面对救命之恩,纵使有千万个理由,这一家人从现场走了就是逃避,逃避责任,逃避良心。但逃避是不现实的,逃避,不会减轻他们的罪恶感。公安局负责人表示邓锦杰基本可以定性为见义勇为,那么面对见义勇为的英雄,被救的一家三口终将不会安心。而是不是真的“关我屁事”,相信娄底相关部门会查清事实的真相。
邓锦杰为人厚道,是个热心肠,而且喜爱小动物,当面对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哪怕素不相识,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可是,别人却对他“袖手旁观”了。笔者认为,当道德已经无法有效地约束某种社会现象时,法律就有必要及时介入。特别是好心救人所存在的法律风险,有必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只有这样,我们的这一道道道德才能慢慢得以修复。
中国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仁义之国,绝非缺乏道德的民族。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人的无私和高尚的品德。高富帅周江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以及今天的邓锦杰们,他们一瞬间的义无反顾,恰恰源自其内心道德价值的坚守。也是他们,传递了一种无关口号化的善的价值。我们的社会需要他们这样的善举,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不会冰冷。
(责任编辑:admin)
- 相关阅读:
- 11-28
- 学生吸烟无缘奖学金是个好规定
- 11-27
- 商家贴“中国人不得进入”污辱了
- 11-26
- “毒豆芽”是桩“冤案”
- 11-25
- “螺旋藻”等功效成分的科学忽悠
- 11-24
- 孙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 11-14
- 对赵本山落井下石的人并不厚道
- 11-13
- “附加费”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11-12
- 不辞长做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