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苏红时评 >

有感于长沙依靠“五老”抓思想政治教育

2011-04-26  本文来源于湘江评论    作者:陈柯宇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4月14日星辰在线报道,长沙市委召开全市“发挥五老优势、进行四项教育”主题活动工作动员暨首场报告会。

  4月14日星辰在线报道,长沙市委召开全市“发挥五老优势、进行四项教育”主题活动工作动员暨首场报告会。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强调,要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在自然法则的面前,世间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空让年华流逝;而有的人则坚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们老去时,前者会因生命的虚度而感到无奈,只能是“轻于鸿毛”,而后者则依旧想着如何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永远“重于泰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那些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和老专家的写照。虽然他们年轻时,干出了一番事业,但是到了晚年,勃勃雄心依然没有消逝,对宏伟理想追求依然没有停息。所以,他们才会放弃退休后的悠闲生活而选择复出,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奉献。

  他们也如杨善洲同志一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对党忠诚,任劳任怨,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干实事、办好事,始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他们已经离职退休,但当党和国家有需要时,他们依然会站出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五老”精神可嘉,作出的选择也更令人钦佩。所以,尽管人有许多局限,但人生的意义却不受天的左右,是可以由人自己决定的。“五老”不因暮年而消沉,不因退休而退出奉献的舞台,真是值得年轻干部和党员的学习。

  为了将这种精神传承给党和国家的下一代,“五老”教育活动意义十足。不仅如此,党和政府还应该积极加强对于典型人物的宣传,帮助党员和干部树立终生奉献的价值观。

  “五老”的见识值得我们钦佩,“五老”的威望值得我们膜拜,“五老”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而“五老”的奉献精神则值得我们用生命践行与坚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