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正式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中国动漫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但也有业内人士称,动画产量很多是花钱买来的垃圾产品,我们的3D技术跟国外的3D技术相比,差距至少有20年。(《大河报》5月4日)
这两年我时常陪儿子看动画片,每每发现儿子看境外动画片时要兴奋得多,一直笑呵呵的,看国产动画片则一声不吭,常常半途而废。相比而言,境外动画片情节简单舒缓,角色关系也单纯,画面简洁、形象鲜明可爱,看上去赏心悦目,接近小孩子的理解水平,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享受。而国产动画片,往往情节复杂而纠结,基本是成人化的连续剧套路,一环扣一环,不连着看根本就没法弄明白,小孩子哪里能理解得了?画面也乱,动辄打得乌烟瘴气,叫人看着眼晕。技术水平落后,故事内容以及内涵差得更远。
而且,很多国产动画片总是喜欢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不是讲大道理,就是生硬地植入教育内容,哪里是动画片,分明是图解教科书而已。更糟糕的是,竟然有纯粹为商品做广告的,蹩脚得叫人看着别扭。儿子很不喜欢看,看不了几分钟就走开了,如果第二天接着看,他就会说看过了,跟上次的一样。动画片连三岁的小孩子都哄不住,更别说像国外经典动画片那样老少皆宜、百看不厌了。
显然,国产动画片的大跃进,并没有带来质量的全面提升,技术的确在进步,但制作者服务儿童的意识还差得太远。不客气地说,国产动画片的制作者对动画片的认识存在问题,恐怕太功利化了,基本是把动画片看成一个很赚钱的产业,商业化的思维主导了创作。产量是上去了,大概也赚得盆满钵满,可是,究竟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又有几部国产动画片能拿到国外竞争,站稳脚跟并且打响品牌?
对引进及播出境外动画片设置门槛予以限制,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国产动画无力抵御国外动画,人家进来你比不过,你又如何走得出去?为什么境外一些动画片附加值那么高?为什么人家的动漫副产品简直无处不在?“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因为那些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国产动画片何时能做到?
我很希望国产动画片能走向世界,但也很想提醒一句,动画片究竟是要给儿童带来快乐,还是要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再提倡“以人为本”吗?那就请动画制作者本着为儿童创造快乐的首要目的,再不要自以为是地炮制热闹有余而忽略童心的“连续剧”了。产量可以少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有儿童化,才有产业化。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 03-27
- 优酷+土豆,会不是有苦的土豆?
- 03-26
- 致最近很忙的杜甫的一封信
- 03-23
- 养老金入市到底是福还是祸?
- 03-22
- 赵文卓何必要与甄子丹死磕
- 03-21
- “跑车女警”是花瓶还是鱼缸?
- 03-20
- 网民何以同情“故宫小毛贼”?
- 03-19
- 用工市场悄现“短工化”现象
- 03-19
- 外国人丢东西总引起人的羡慕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