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荆楚大地的儿子

2009-10-07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革命的大熔炉将恽代英从一个柔弱书生锤炼成一名钢铁战士。1926年5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在黄埔军校中的领导力量,派恽代英担任该校的政治主任教官,"督同各教官负有实施政治教育全部大权",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革命的大熔炉将恽代英从一个柔弱书生锤炼成一名钢铁战士。1926年5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在黄埔军校中的领导力量,派恽代英担任该校的政治主任教官,"督同各教官负有实施政治教育全部大权",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恽代英的领导下,军校成立了中共特别委员会,由恽代英任书记,熊雄、聂荣臻、陈赓、饶来杰等四人为委员。恽代英不为蒋介石的利诱所打动,领导军校内的党团员,团结国民党左派,与蒋介石将黄埔军校变成个人篡权工具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强调一个革命的军队,既要服从党纪,又要服从军纪,"任何一个高级长官想引导军队走到反革命的路上,我们军队中的同志都应当拿出党纪来制裁他。"黄埔军校的反动势力对恽代英又恨又怕,把他列入"黄埔四凶"之一。
  1927年1月3日,恽代英奉命回到了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工作。3月下旬,国民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削弱蒋介石的势力,将该校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校长制为委员制,正式委任恽代英、谭、徐谦、邓演达、顾孟余为委员,实由恽代英负责。恽代英对军校进行了全面整顿,将隐藏在学校内的反动分子清洗出去,召进了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罗瑞卿、许光达、程子华、符浩等都曾在这里学习过。恽代英还专设了一个女生队,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李坤泰(赵一曼)、陈觉吾、胡筠等优秀女战士。
  3月10日至17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南洋大楼召开。这是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新右派斗争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了谴责蒋介石独裁、统一党的领导权等27个决议案,改选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
  恽代英出席了这次大会,会上,他和吴玉章、毛泽东、董必武等出席大会的共产党人以及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等人一起,为这些决议的通过发挥了重大作用。
  会议筹备期间,他坚决反对蒋介石之流拖延会期的阴谋。3月7日预备会上,谭延以蒋未到为由,恣意拖延会期,并得到了孙科的附和。恽代英在这次会上,坚持站在反蒋斗争的前列。
  此案一出,即遭到恽代英、吴玉章、董必武等人的反对。恽代英气愤他说:"提案可在全体会议讨论,其大纲南昌同志亦皆看过,何必再等。"经讨论,大多数委员支持恽代英的意见,决定三中全会照原计划召开,挫败了蒋谭的阴谋。恽代英针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提议将蒋介石把持的军人部"裁撤",并与邓演达、吴玉章等9名提案委员联名提出改选中央机构。恽代英的一系列合理提案均得到大会的讨论通过。针对"赣州惨案"、"阳新惨案",恽代英力主严肃追究、处理,对凶手严惩不贷。他坚决支持农民运动,他说:"农民运动不止是帮助党的,也即也(自)行改善与解放,解放须农民自行起来组织,以及以自己力量来拥护党;有人以为战时须要农民帮助,而战后不要农民的思想皆属荒谬。"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内部不断分化。5月17日,夏斗寅叛军率军逼近武汉,恽代英迅即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整编为中央独立师,亲任党代表,随叶挺部讨伐夏斗寅,22日,革命军击溃叛军,武汉转危为安。
  "七·一五"事变后,恽代英告别新婚的妻子,离开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江城,奉中央临时委员会的命令,前往九江、南昌,与我党掌握的革命武装会合。
  恽代英到达九江后,根据当时的险恶形势,与李立三、邓中夏等商议,并征得瞿秋白的同意,向临时中央建议,在南昌举行暴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临时中央同意在南昌举行暴动,组成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恽代英、李立三、彭湃、谭平山为委员的前敌委员会。恽代英与张国焘的投降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南昌起义胜利后担任了革命委员会的委员。革命委员会内设主席团,作为最高执行机关,恽代英为主席团七名成员之一,同时担任宣传委员会的代主席。
  南下行军途中,恽代英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虽然身罹肺病的折磨,却把组织分配给他的一匹马让给生病和体弱的同志骑,自己却拖着病弱的身躯跋涉在崇山峻岭间,并且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去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
  9月下旬,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被打散,恽代英撤退到香港。10月,恽代英当选为广东省委常委,主编省机关刊物《红旗》。不久,他回到广州,协助张太雷工作,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2月11日,起义军占领广州城,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恽代英担任秘书长。12日,张太雷壮烈牺牲,恽代英强忍痛失战友的悲恸,承担起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他勉励身边的同志,要经得起挫折,不承认失败,要有再战的勇气。
  广州起义失败后,恽代英重返香港,寻找接待流散在港、九的起义人员,将他们安全转移到其他地方,保存了一批革命骨干。
  党的"六大"以后,恽代英被调到上海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负责编辑党刊《红旗》。此后,他还担任过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工作,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恽代英担任党在上海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主任,主持日常事务工作,对由莫斯科回国的大批干部进行军事、组织、宣传、工运、农运等内容的训练,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干部。他还协助周恩来培训了一批特科保卫人员,在保卫党中央、打击敌特、惩办叛徒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0年初,恽代英以中央代表身份到厦门指导中共福建省委的工作,并到闽西苏区视察。他在具体工作中对李立三的"左"倾盲动主义进行了批评和抵制。恽代英的正确言行却遭到李立三的打击,被扣上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调和主义"的帽子。李立三还撤销了恽代英中央宣传部秘书的职务,将他调到沪中区行委任书记,不久又调到工人集中的沪东区任行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