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徐向前数学几乎白卷

2011-06-08  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网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黄埔军校,这所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军事院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统计数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的二十六年时间里,涌现出了40位国民党军上将,担任过国民党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50余位。

  一、黄埔军校早期的招生考试

  黄埔军校,这所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军事院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统计数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的二十六年时间里,涌现出了40位国民党军上将,担任过国民党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50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10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3位;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8人;此外,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也有近40人。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黄埔军校俨然成为了近代中国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地标”。

  海内外学者关于黄埔军校的研究可谓成果丰富,对于黄埔军校创建的背景、经过、发展、影响以及国共两党著名将帅都有过具体探究。针对黄埔军校时期所发生的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等历史事件也有过深入探讨。但是随着研究的加深,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即为什么在积贫积弱的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却拥有这样一所出色的军事院校?正所谓饮水思源,要想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从黄埔军校的起源入手,特别是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对于这一点,目前国内外学界研究较少,因此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所在。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了自辛亥革命以来屡次失败的根源所在,即“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孙中山坚定了创建革命军队的主张,于是黄埔军校就在内忧外患的华夏大地上应运而生。军校诞生了,自然要有人来报考,而怎样举行招生考试,又以什么标准录取考生,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难题。于是在黄埔军校筹备伊始,招考学生以及审查员生资格就被就被排上了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分列第四项、第五项,仅次于订定校章,修理校舍,任免教职员之后。1924年2月2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蒋介石拟呈的《军官学校考选学生简章》。明确提出办学宗旨为“本校希望对于军队有彻底的改良进步,故拟使全国热心有志堪以造就之青年,得有研求军事学术之机会,并教以三民主义,俾养成良好有主义之军人,以为党军之下级干部。”1924年10月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即刻任命邓演达为筹办黄埔军校考试委员会委员并制定了《考试委员会办事规则》,针对考试题目、监考事项、考场纪律都做了明确说明,整个规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既体现了考试委员会的权威性,也体现了入学考试的公正性。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于招生考试的格外重视。而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也很快产生,依次如下: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