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泽东决定中国命运的“三颗战略棋子”

2011-11-01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947年春,为了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毛泽东在陕北转战途中提出,要以一支主力部队长途跃进大别山区,打破敌人对黄河以北各解放区的进攻和封锁;然后以陈(赓)谢(富治)兵团渡过黄河,挺进豫西伏牛山,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最后再派粟裕兵团渡过长江,开辟浙、闽、赣根据地,拉开解放全国的序幕。

  1947年春,为了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毛泽东在陕北转战途中提出,要以一支主力部队长途跃进大别山区,打破敌人对黄河以北各解放区的进攻和封锁;然后以陈(赓)谢(富治)兵团渡过黄河,挺进豫西伏牛山,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最后再派粟裕兵团渡过长江,开辟浙、闽、赣根据地,拉开解放全国的序幕。这就是被历史学家称作"三颗战略棋子"的布局。随后,在毛泽东的精心策划下,前两颗"战略棋子"很快尘埃落定,但第三颗战略棋子却因战场形势变化和粟裕的"斗胆直陈"而一波三折……

  粟裕石破天惊的"子养电"

  1947年7月21日,小河会议肯定并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三颗战略棋子"部署的决议。随即,"第一颗战略棋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已渡过黄河的刘邓大军身上。从8月7日起,刘邓大军四个纵队12万余人按照第一颗战略棋子部署,分兵三路向南疾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完成了既定的第一颗战略棋子布局。这颗战略棋子的落下,不仅出乎敌人的意料,而且还彻底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大别山历来为中原必争之地,刘邓大军长途挺进大别山虽是一步险棋,但这步险棋蕴含的战略要义在于"兵贵神速"和"攻其不备".就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蒋介石还在对部下说:假设刘邓的人马一定要通过黄泛区,他们就不得不损失所有的车辆、大炮、弹药和重武器装备,这样就等于猛虎拔掉了利齿,蚊龙自损了爪牙,我想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样一来军队就没有战斗力可言了,怎么对付国军的"围剿"呢?我也不相信共军能够创造奇迹,除非他们长出翅膀来飞过黄泛区。

  与此同时,毛泽东又举起了第二颗战略棋子。8月22日,陈谢兵团在西北野战军的策应下,在晋南、豫北交界处南渡黄河,挺进豫西,随即截断了横贯中原的陇海路。接着,陈谢兵团沿伏牛山两侧迅速挥师南下。这时,刚刚转战到陕北佳县梁家岔村的毛泽东,听到前方传来陈谢兵团强渡黄河天堑成功的消息,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让直属部队架设起电台,迅速拿起话筒大声告诉对方:我是毛泽东。你们完成了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辛苦了!这是毛泽东自撤出延安转战陕北以来,第一次在电台联络上没有使用"三支队"、"九支队"、"亚洲部"等党中央代号公开通话。随着第二颗战略棋子的落下,毛泽东认为,粟裕兵团完成南渡长江的第三颗战略棋子布局也将指日可待了。

  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留下彭德怀商讨人民解放军进攻作战事宜。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很孤立,群众站在我们这方面,我们逐渐得到人心。目前,军事方面,蒋介石已经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以前讲反攻,不完全妥当,以后都讲进攻。在经济方面,蒋介石困难严重,我们也困难,特别是山东、陕北,但我们可以解决,根本出路是土改,而蒋介石没有出路,况且我军主力又打出去了。接着,毛泽东说道:"老彭呀!什么时候可以收复延安呀?"彭德怀自信地回答说:"只要你老毛一声令下,我保证三个月之内让延安重新回到共产党手中。"毛泽东故意摇摇头说:"敌人在陕北还有十来个旅,还有个虎将刘戡嘛,你老彭可不要轻敌哦。"彭德怀笃定地说道:"老毛你不要激我,那个么子独眼龙刘戡,我盯上他不是几天的事了,原先我是有决心可没有实力,现在时机到了,还能叫他逃回去?"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嘛!不过老彭呀,打仗还是要一步步来,延安放在胡宗南那里是一个包袱,先让国民党背着,要争取多吃掉几个旅,那时候你不用打,延安就自动回到人民的怀抱了。"紧接着,毛泽东将话锋一转说,他心里十分着急。由于国内战场形势的迅速变化,粟裕兵团还没有渡江南下开辟浙闽赣根据地,完成第三颗战略棋子的布局任务。

  1948年1月7日,为了尽快落下第三颗战略棋子,毛泽东特意发电报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叫来,专门布置派遣粟裕兵团渡过长江开辟南方根据地之事。毛泽东说:"1947年7月以后,我军的作战性质已不再属于'自卫防御',而是一种'革命的进攻',是把战争的主要战场推向蒋管区,以求解放全中国的作战行动。蒋介石已处于防御地位。黄鹤一去不复返,他想要回到战争初期那种形势是不可能的了,今后是我们如何转入江南、四川、两广的问题。"毛泽东还对陈毅说:"粟裕南进行动计划必须要在春秋季之前执行。"陈毅对此表示同意。 (责任编辑:曾丽飞)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