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灵鹰”林彪元帅

2009-07-22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只有林彪是惟一一个身首异处,最终没能走进八宝山的人,也是惟一一个从大荣走向大耻的人、惟一一个从正面走向反面的人。 有人这样说,林彪在我党、我军的历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只有林彪是惟一一个身首异处,最终没能走进八宝山的人,也是惟一一个从大荣走向大耻的人、惟一一个从正面走向反面的人。

  有人这样说,林彪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一个谜。他是一个偏爱在事物的两极走钢丝的"天才",他的一生可谓大雄大奸、大智大愚、大隐大显、大喜大悲、大红大紫而又大丑大恶。在建国前进行的22年革命战争中,林彪率部所向披靡,百战常胜,建立的功勋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而在建国后的"文革"十年浩劫中,林彪对一个个令人发指的冤假错案,一幕幕令人不可理喻的可悲丑剧,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曾被毛泽东宠爱有加,"钦定"为党的接班人,并正式载入党章;偏偏又是他,阴险策划了反革命的"571工程纪要",妄图谋害毛泽东,最终阴谋败露,仓皇出逃,落了个折戟沉沙,自我爆炸的可耻下场。

  当然,如果从军事的角度来讲,林彪是一个能打仗的军事统帅,这也是毋庸置疑的。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实行军衔制以后,分两次共评出了36位军事家,林彪仍位列其中之一。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军胜利会师时,林彪是朱德麾下的1营营长。林彪过去与毛泽东从未见过面,但多次从自己的恩师朱德那里听到毛泽东的名字,另外也从湘南的地方干部和群众口中,听说过毛泽东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和发动秋收起义的故事,心里对毛泽东涌起一股崇敬之情。毛泽东也知道朱德领导的革命军在湘南连续取得耒阳城、敖山庙战斗胜利的战绩,但是不知道在这些战斗中立大功的林彪。当陈毅向毛泽东介绍林彪时,毛泽东才知道领导红军打胜仗的是个娃娃营长,便高兴地握着林彪的手说:"你这么年轻,又敢打巧打,很不错啊!"随后,毛泽东得知林彪的两个堂兄分别是林育英和林育南,更高兴。因为林育英和林育南都是我党著名的活动家,是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们与刘少奇、李立三等人齐名,领导过"二七"大罢工和上海工人运动。毛泽东跟他们是好战友。毛泽东从看到和听到的情况里,透出对林彪的满意,决计今后好好培养他一下,以便将来担当重任。以后的实践也证明,林彪是毛泽东一手培养起来的常胜将军,成为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是毛泽东信得过的少数人之一。林彪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在征战中其军事才能进步很快,从红4军第1营营长、第28团团长、第1纵队司令员到红4军军长,再到红1军团军团长,一直担任红军主力部队中的骨干人物。

  1929年6月8日,红4军在闽西上杭白沙镇召开前委会议,明确讨论前委与军委关系问题。时任红4军第1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这场红4军党内关于建军原则的争论中,旗帜鲜明地站在毛泽东一边,使毛泽东对林彪在政治上更加信任。

  当然,林彪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其思想也发生过动摇,与毛泽东和朱德都发生过争论,甚至与他们唱反调,但毛泽东和朱德都原谅了他,都认为是同志式的分歧和争论。南昌起义后,林彪一度对中国革命失去信心,对红旗能否再扛下去产生了动摇,曾一度脱离革命队伍,差一点成为革命队伍的逃兵。1929年底,已经担任红4军第1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却发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议论,对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评这种思想。

  林彪尽管思想上发生过动摇,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林彪在军事上的成就是可圈可点的。他成名时,年纪很轻,职务却很高。他的声名鹊起,与我军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战役密切相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0年冬,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林彪已接替朱德任红4军军长,时年23岁。此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林彪所部第10师俘获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战役中,林彪率红4军担任主攻,赢得了他当军长不久后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可谓赢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