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的红色理财之路

2009-09-02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毛泽民生于1896年4月,比兄长毛泽东小3岁。走出韶山冲,见过大世面的毛泽东,一直想把两个弟弟都带出家乡,干一番大事业。但父母尚在,需要有人养老送终,他只能先将小弟毛泽覃带到长沙读书。1919年和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毛泽东遂于1921年初回到韶山,把已经结婚、在家务农的毛泽民也带出韶山。毛泽民先 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任校务,同时在该校工人补习学校学习。1922年,毛泽民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搞庶务工作,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国家银行成立时,毛泽民难为无米之炊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 处在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临时中央政府,经济补给极为困难,财政金融秩序混乱。而眼下,临时中央政府还仅仅是个框架,任命的10名部长有几位没有到任。财政部长邓子恢因忙于发动闽东农民运动,短时间内还不能到职。既要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更要保证军需,支撑前方战事,毛泽民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1932年3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成立。当时,算上毛泽民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100万元。 毛泽民把统一财政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国家金库。国家银行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战争中的缴获物资。统一财政首先是把战争中的战利品由银行统管起来。因此,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国家银行都会组织没收征集委员会,随部队到前方筹粮筹款。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打下漳州城。这次出征,红军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许多金银珠宝及苏区奇缺的布匹、医药、汽油和食盐,还筹得100多万元大洋的军费。毛泽民请了不少挑夫,把这些物资挑回瑞金,初步缓解了苏区资金匮乏和供给紧张的困难。 不久,福建、江西分行陆续成立。1933年4月,国家银行随中央机关迁到沙洲坝后,工作人员增加到50多人。 统一财政和货币,毛泽民立了一大功 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江西工农银行和闽西工农银行均发行过纸币。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币、白区的杂币也在中央苏区流通,无疑给国民党方面破坏苏区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发行苏区统一的货币已成当务之急。 发行货币还要解决纸张和油墨的问题,要有人设计票面图案。经过了解,毛泽民找到汀州城里一位叫黄亚光的人。此人能写会画,也许能搞票子。 当时,根据地连最起码的绘图工具都买不到。后来,还是毛泽民托人从上海买来两脚规、鸭舌笔以及刻制石印模的工具。 1932年7月7日,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统一的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又称苏维埃国币,有1元、5角、2角、1角、5分五种票面。1元票正面为紫红色,横楣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票面中央有列宁的头像,票面下方的两边,分别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国家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签字。 在发行纸币的同时,国家银行也开始酝酿制造银币。当时的中国,币制尚未完全统一,金银本身都是硬通货。中央苏区银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苏区与白区之间的贸易往来。 邓子恢曾回忆说:货币金融统一了,财政也就随之统一。这是泽民同志的一大功劳。(《党史博览》2007年第6期)
  
  毛泽民生于1896年4月,比兄长毛泽东小3岁。走出韶山冲,见过大世面的毛泽东,一直想把两个弟弟都带出家乡,干一番大事业。但父母尚在,需要有人养老送终,他只能先将小弟毛泽覃带到长沙读书。1919年和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毛泽东遂于1921年初回到韶山,把已经结婚、在家务农的毛泽民也带出韶山。毛泽民先
  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任校务,同时在该校工人补习学校学习。1922年,毛泽民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搞庶务工作,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国家银行成立时,毛泽民难为无米之炊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
  处在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临时中央政府,经济补给极为困难,财政金融秩序混乱。而眼下,临时中央政府还仅仅是个框架,任命的10名部长有几位没有到任。财政部长邓子恢因忙于发动闽东农民运动,短时间内还不能到职。既要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更要保证军需,支撑前方战事,毛泽民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1932年3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成立。当时,算上毛泽民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100万元。
  毛泽民把统一财政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国家金库。国家银行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战争中的缴获物资。统一财政首先是把战争中的战利品由银行统管起来。因此,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国家银行都会组织没收征集委员会,随部队到前方筹粮筹款。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打下漳州城。这次出征,红军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许多金银珠宝及苏区奇缺的布匹、医药、汽油和食盐,还筹得100多万元大洋的军费。毛泽民请了不少挑夫,把这些物资挑回瑞金,初步缓解了苏区资金匮乏和供给紧张的困难。
  不久,福建、江西分行陆续成立。1933年4月,国家银行随中央机关迁到沙洲坝后,工作人员增加到50多人。
  统一财政和货币,毛泽民立了一大功
  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江西工农银行和闽西工农银行均发行过纸币。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币、白区的杂币也在中央苏区流通,无疑给国民党方面破坏苏区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发行苏区统一的货币已成当务之急。
  发行货币还要解决纸张和油墨的问题,要有人设计票面图案。经过了解,毛泽民找到汀州城里一位叫黄亚光的人。此人能写会画,也许能搞票子。
  当时,根据地连最起码的绘图工具都买不到。后来,还是毛泽民托人从上海买来两脚规、鸭舌笔以及刻制石印模的工具。
  1932年7月7日,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统一的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又称"苏维埃国币",有1元、5角、2角、1角、5分五种票面。1元票正面为紫红色,横楣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票面中央有列宁的头像,票面下方的两边,分别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国家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签字。
  在发行纸币的同时,国家银行也开始酝酿制造银币。当时的中国,币制尚未完全统一,金银本身都是硬通货。中央苏区银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苏区与白区之间的贸易往来。
  邓子恢曾回忆说:"货币金融统一了,财政也就随之统一。这是泽民同志的一大功劳。"(《党史博览》2007年第6期)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