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益善

2010-01-27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益善黄益善(1899--1935),又名一善,别号守初,嘉禾县袁家乡茶窝村人。1919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参加学生进步团体心社,后转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5日,湖南外交后援会成立,被推选为该会调查委员。5月,参与组织嘉禾旅衡学生同乡会,任《嘉禾学生》周刊编辑。因积极参加该校学生驱逐校长刘志远的活动和参加学生代表团赴省政府请愿,被开除学籍。回嘉禾与唐朝英等组织共学社和文化书社嘉禾贩卖部。不久,参加组建中共嘉禾党小组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嘉禾县特别支部,任党小组长和团特支书记。 1924年8 月,参与创建中共嘉禾县特别支部。 1926年3月,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8月,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嘉禾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庭长、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5月底,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年底,回嘉禾参与组建中共嘉禾南区党支部,任书记。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红四军中先后任连、营、团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12月,出席红四军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参加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起草工作,被选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不久,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和军政治部秘书长。1930年末,红一方面军驻东固、广昌、宁都一带,在肃反中,出现扩大化、简单化现象,黄益善获悉红十二师在肃反中抓走60多名干部战士,将当作 AB团分子予以枪决,立即与红十二师师长萧克赶到现场,设法解救尚未杀害的40多名干部战士。1932年,调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2月,任红十二军政治部代理主任。1933年6月,任粤赣军区第一军分政治部主任。1934年夏,调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红军长征时,奉命留守闽赣边境,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4月,率部在福建长汀岿龙山与多于自己数十倍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掩护部队突围,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黄益善黄益善(1899--1935),又名一善,别号守初,嘉禾县袁家乡茶窝村人。1919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参加学生进步团体"心社",后转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5日,湖南外交后援会成立,被推选为该会调查委员。5月,参与组织嘉禾旅衡学生同乡会,任《嘉禾学生》周刊编辑。因积极参加该校学生驱逐校长刘志远的活动和参加学生代表团赴省政府请愿,被开除学籍。回嘉禾与唐朝英等组织"共学社"和文化书社嘉禾贩卖部。不久,参加组建中共嘉禾党小组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嘉禾县特别支部,任党小组长和团特支书记。 1924年8 月,参与创建中共嘉禾县特别支部。
  1926年3月,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8月,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嘉禾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庭长、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5月底,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年底,回嘉禾参与组建中共嘉禾南区党支部,任书记。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红四军中先后任连、营、团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12月,出席红四军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参加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起草工作,被选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不久,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和军政治部秘书长。1930年末,红一方面军驻东固、广昌、宁都一带,在肃反中,出现扩大化、简单化现象,黄益善获悉红十二师在肃反中抓走60多名干部战士,将当作" AB团"分子予以枪决,立即与红十二师师长萧克赶到现场,设法解救尚未杀害的40多名干部战士。1932年,调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2月,任红十二军政治部代理主任。1933年6月,任粤赣军区第一军分政治部主任。1934年夏,调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红军长征时,奉命留守闽赣边境,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4月,率部在福建长汀岿龙山与多于自己数十倍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掩护部队突围,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