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真,原名李见珍,1907年1月出生于广东丰顺县黄金镇蕉头窝村,1926年5月参加革命,1927年6月加入中共。她从1929年4月被组织从家乡调往闽粤交界的饶(平)(平)和(大)埔中心县委从事党的妇女工作开始,以先后为序,历任妇女工作部门的主要职务有:长汀县委妇女部长,闽粤赣边区特委妇委书记,福建省委妇女部长,江西苏区中央局妇女部长,陕西省委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女部长,陕甘宁边区各界妇联筹委会主任,中央东南分局妇委书记、妇女部长,江西省委妇女部长,中央东南局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委常委、中央华东局妇委书记、中央山东局妇委书记,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山东省妇联主任,中央华南分局妇委书记,中央中南局妇联副主任,广东省粤中区委妇委书记(中共粤中区委第一书记任上兼任)。 武装斗争的岁月锻造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李坚真参加革命是在家乡丰顺。中共成立初期,以早期我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革命发展到东江、韩江一带,受彭湃影响的古大存(五华县梅乡人)、方方(普宁洪阳人)、颜汉章(海丰陶河人)、陈魁亚(海丰海城人)、卢笃茂(普宁洪阳人)、林道文(海丰名园人)、杜式哲(澄海莲阳人)、肖向荣(梅县人)等为主的一批革命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7年开始,创建了以揭(阳)丰(顺)(五)华交界的八乡山和潮(阳)普(宁)惠(来)交界的大南山为中心,包括惠(阳)河(源)紫(金)、海陆丰、兴(宁)梅(县)龙(川)、潮(安)澄(海)饶(平)部分地区在内的东江革命根据地。李坚真就是在此背景下投入革命洪流并在战斗中成长的。 李坚真是在1926年初加入党领导的农村农会组织的。翌年,丰顺县的反动势力为呼应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成立清党委员会,抓捕丰顺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反击敌人,县农会在丰顺县委、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组织农民武装数千人先后于1927年4月21日和5月15日两次围攻县城丰良镇,但由于农军缺乏训练,武器弹药落后,两次攻城均告失败。年仅18岁的李坚真参加了这两次战斗。 1928年2月初,根据上级的命令,李坚真率领县第四区赤卫队配合东江特委红军主力乘夜攻打丰顺县东部的潘田乡。李坚真带领的赤卫队中队于翌日凌晨4点钟到达目的地,埋伏在潘田乡公所西南侧,与红军主力形成两路夹攻的态势,一举歼灭潘田乡的反动武装,缴获枪支90多条,并成立丰顺县潘田乡苏维埃政权,发布工农革命军的布告: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之工农群众。随后,李坚真还参加工农武装第三次攻打县城的更大规模的战斗。 李坚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女青年,爬山夜行不在话下。加入革命队伍之初,她常常给队伍当向导,穿梭于揭丰华一带的深山丛林中。有象李坚真一样的当地青年作为党组织接触群众、宣传群众的向导、桥梁,是组织所需要的;同时,也为李坚真在革命队伍里接受组织的教育、引导、锻炼成长提供了条件,当时,对李坚真在政治、文化上的帮助最多是东江特委团、党组织的秘书长萧向荣。赴闽西成为新征途的起点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女青年,李坚真从1926年投身革命到抗日战争前夕就升任我党妇女工作部门的最高职务仅10年时间,其职位均在从江西中央苏区走出来的毛泽东夫人贺子珍、朱德夫人康克清、张闻天夫人刘英、博古夫人刘群先之上,这对一个广东籍的女干部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李坚真这个奇迹缘于前文提到的萧向荣的引导和进入了闽西这一块我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这一块遍布我党领袖毛泽东、朱德的足迹的地方。 1930年10月,为传达贯彻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纠正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停止集中红军主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的精神,并筹建闽粤赣苏维埃特区党政
李坚真,原名李见珍,1907年1月出生于广东丰顺县黄金镇蕉头窝村,1926年5月参加革命,1927年6月加入中共。她从1929年4月被组织从家乡调往闽粤交界的饶(平)(平)和(大)埔中心县委从事党的妇女工作开始,以先后为序,历任妇女工作部门的主要职务有:长汀县委妇女部长,闽粤赣边区特委妇委书记,福建省委妇女部长,江西苏区中央局妇女部长,陕西省委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女部长,陕甘宁边区各界妇联筹委会主任,中央东南分局妇委书记、妇女部长,江西省委妇女部长,中央东南局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委常委、中央华东局妇委书记、中央山东局妇委书记,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山东省妇联主任,中央华南分局妇委书记,中央中南局妇联副主任,广东省粤中区委妇委书记(中共粤中区委第一书记任上兼任)。武装斗争的岁月锻造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李坚真参加革命是在家乡丰顺。中共成立初期,以早期我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革命发展到东江、韩江一带,受彭湃影响的古大存(五华县梅乡人)、方方(普宁洪阳人)、颜汉章(海丰陶河人)、陈魁亚(海丰海城人)、卢笃茂(普宁洪阳人)、林道文(海丰名园人)、杜式哲(澄海莲阳人)、肖向荣(梅县人)等为主的一批革命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7年开始,创建了以揭(阳)丰(顺)(五)华交界的八乡山和潮(阳)普(宁)惠(来)交界的大南山为中心,包括惠(阳)河(源)紫(金)、海陆丰、兴(宁)梅(县)龙(川)、潮(安)澄(海)饶(平)部分地区在内的东江革命根据地。李坚真就是在此背景下投入革命洪流并在战斗中成长的。
李坚真是在1926年初加入党领导的农村农会组织的。翌年,丰顺县的反动势力为呼应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成立"清党委员会",抓捕丰顺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反击敌人,县农会在丰顺县委、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组织农民武装数千人先后于1927年4月21日和5月15日两次围攻县城丰良镇,但由于农军缺乏训练,武器弹药落后,两次攻城均告失败。年仅18岁的李坚真参加了这两次战斗。
1928年2月初,根据上级的命令,李坚真率领县第四区赤卫队配合东江特委红军主力乘夜攻打丰顺县东部的潘田乡。李坚真带领的赤卫队中队于翌日凌晨4点钟到达目的地,埋伏在潘田乡公所西南侧,与红军主力形成两路夹攻的态势,一举歼灭潘田乡的反动武装,缴获枪支90多条,并成立丰顺县潘田乡苏维埃政权,发布工农革命军的布告:"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之工农群众"。随后,李坚真还参加工农武装第三次攻打县城的更大规模的战斗。
李坚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女青年,爬山夜行不在话下。加入革命队伍之初,她常常给队伍当向导,穿梭于揭丰华一带的深山丛林中。有象李坚真一样的当地青年作为党组织接触群众、宣传群众的向导、桥梁,是组织所需要的;同时,也为李坚真在革命队伍里接受组织的教育、引导、锻炼成长提供了条件,当时,对李坚真在政治、文化上的帮助最多是东江特委团、党组织的秘书长萧向荣。赴闽西成为新征途的起点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女青年,李坚真从1926年投身革命到抗日战争前夕就升任我党妇女工作部门的最高职务仅10年时间,其职位均在从江西中央苏区走出来的毛泽东夫人贺子珍、朱德夫人康克清、张闻天夫人刘英、博古夫人刘群先之上,这对一个广东籍的女干部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李坚真这个奇迹缘于前文提到的萧向荣的引导和进入了闽西这一块我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这一块遍布我党领袖毛泽东、朱德的足迹的地方。
1930年10月,为传达贯彻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纠正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停止集中红军主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的精神,并筹建闽粤赣苏维埃特区党政军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决定派遣在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的邓发赴闽粤赣苏区主持工作。11月初,邓发与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负责人李富春进入东江苏区,在潮普惠交界的大南山大溪坝村(现属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主持召开了东江苏区党代表会议。会议根据中央的决定,撤销中共东江特委,成立以邓发为书记的闽粤赣苏区特委。会议结束后,根据中央关于苏区的中心建在闽西的战略部署,萧向荣与方方陪同邓发于11月下旬由大南山转赴闽西龙岩。当时,李坚真已先期到达闽西,担任闽西特委属下的长汀县委妇女部长。
闽粤赣苏区西北面与中央苏区相连,背靠革命基础深厚的海陆丰、东江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0年12月初,邓发在龙岩主持召开闽西苏区党代表会议(此次会议与在大溪坝村召开的东江苏区党代表会议统称为中共闽粤赣苏区第一次代表会议)。李坚真与从东江苏区来的领导干部方方、萧向荣、李明光、丘宗海等出席了会议(1999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由闽粤赣边区党史编审领导小组著、林天乙主编的《中共闽粤赣边区史》中称李坚真也是东江苏区干部,不确,她当时已是闽西苏区干部)会议确定了巩固闽西苏区,与东江苏区打成一片的战略方针。会议正式成立中共闽粤赣苏(或称"边")区特委,李坚真当选为特委委员兼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正是这次会议,成为李坚真成长为中共妇女运动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新起点。
从此,李坚真转战闽粤赣苏区和中央苏区,受到党中央、中央苏区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张闻天等革命家的教育和培养,1931年6月开始,先后担任中共长汀县委书记、连城县工委书记,1933年初任福建省委常委,年末调任中央局苏区妇女部长,1934年10月,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二纵队司令部民运科长兼工作队队长,后又担任由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中央领导人夫人和董必武、谢觉哉等长者组成的干部休养连指导员。到达陕北后,她参加部队剿匪、扩军和开辟陕甘宁边区的工作,率中央工作团赴延安,发动群众,分化瓦解了当地民团,为中央机关从保安(现志丹县)进驻延安作了准备。在延安期间,她先后担任陕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妇女部长,陕甘边区执行委员,还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长,成为继向警予、杨之华、邓颖超、张金保之后第五位出任中共中央妇女工作部门第一把手的杰出人物。
抗日战争爆发,为加强南方敌后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李坚真重返东南、华东地区,先后到中央东南分局、江西省委、中央东南局、苏南区党委、苏南区行政委员会、溧水(现属江苏省)县委、广德(现属安徽省)县委担任重要职务。她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统一战线的政策,在组织军民以及各界妇女参加抗日斗争和建设敌后民主政权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期间,她与苏皖抗日根据地党的负责人邓振询结婚(1943年邓振询率部在与日寇作战时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李坚真先后担任中央华中分局民运部副部长、华东局妇委书记、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她发动和组织华东地区广大妇女支持前线,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建国伊始,李坚真出任山东省妇联主任,1950年春,她奉调回家乡广东,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华南分局妇委书记,广东土改委员会副主任,粤中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监委书记;"文革"期间"靠边站",1973年恢复工作,任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后,任广东省委书记兼纪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坚真于1983年退居二线,但她以一个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份,仍然关心和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她艰苦朴素,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德高望重,深受工作过的地方的干部、群众尤其是广东人民的崇敬和爱戴。1992年3月30日,李坚真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责任编辑:苏红网)
社区热贴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