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麟用生命实践誓言:率军反攻东北 血沃北疆

2011-01-05  本文来源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骁勇善战,是令日伪统治者闻风丧胆的抗日志士。东北光复后,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新中国的成立呕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骁勇善战,是令日伪统治者闻风丧胆的抗日志士。东北光复后,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新中国的成立呕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一、反攻东北,进驻哈尔滨

  194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胜利之后的中国将何去何从?关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较量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展开。在这场关乎中国命运的复杂斗争中,争夺东北对于国共两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尔滨是北满地区的重要大城市,也是东北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它南通旅顺、大连,东连去朝鲜的牡丹江至图们江线,北接北安省以及佳木斯北线和东线的铁路干线。这里曾聚集过三十三个国家的十几万侨民,设立过二十四个国家的领事馆,建埠以来各国列强纷纷在这里注入资本,开设工厂、商店、银行等,把这里作为争夺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因此,接收、解放和巩固哈尔滨,对于解放东北全境甚至全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早在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上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把我们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蒋介石也深知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国民党军队远离东北,一时难以迅速占领这一地区。此时,在苏军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东北各战略要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刻不容缓的任务。

  苏联对日宣战后,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与苏军共同完成了对东北全境的光复,中国共产党以苏军驻各战略要点卫戍副司令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建军、建政等各项工作。抗联将领李兆麟也以苏军驻哈卫戍副司令的身份积极投身到建党建政的工作和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
  1945年10月1日,滨江省政府在哈尔滨成立,谢雨琴任省长,李兆麟任副省长。李兆麟利用与苏军协同作战和拥有合法身份的有利条件,一面配合苏联红军维持地方治安,着手接管日伪政权,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建立民众团体,恢复社会秩序,振兴贸易和安定民生。一面发展党的组织,组建了中共松江地区委员会,抓紧时机建军、建政。他还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驻哈办事处并任主任,积极筹集武器装备,迎接和转送党中央派往北满、西满地区的大批军队和干部。1945年10月中旬,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钟子云为书记,李兆麟等为委员。

  李兆麟首先帮助钟子云会见了苏军驻哈最高负责人、远东红旗第一军事委员会主席斯莫林科夫少将,转达了中共中央代主席刘少奇希望苏军在建党、建军、接受政权及武器、物资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予以帮助。此后,李兆麟积极协助配合中共滨江工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建政建军工作,他以滨江省副省长和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身份为中共滨江工委在哈尔滨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建立人民武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时,苏军虽然对哈尔滨实行了军管,但社会秩序仍十分混乱。为尽快稳定市内的社会秩序,巩固胜利成果,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发动群众、建立武装、接收政权、收集物资"的指示,在中共滨江工委的领导下,李兆麟同苏军接管当局协商后,以滨江省政府的名义,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哈尔滨市保安总队,并接收一部分苏军控制下的日本军需品仓库,解决了队伍的武器装备问题。他还召集哈尔滨的绅士开会,成立"哈尔滨市保安总队后援会",组织爱国人士捐款,以解决保安总队财政和物资上的困难。人民武装的建立,不仅镇压了地痞流氓和不法分子,而且打击了国民党当局派遣的敌特分子,清剿了哈尔滨南部的土匪,维持了哈尔滨的正常秩序,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0月24日,李兆麟又以省政府的名义任命周维斌为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张晓岩、刘世范等为分局长;同时撤消国民党建军头目舒秋石、赫文苏的局长、副局长职务。为了争夺宣传阵地,李兆麟指定中共党员张观担任省政府宣传科科长,负责哈尔滨广播电台工作,同时任命赵乃禾为中方电台台长。在李兆麟的支持和关心下,中共地方党组织相继在哈尔滨创办了《松江新报》、《哈尔滨日报》等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组织了工会、妇联、学联等群众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在李兆麟与中共滨江工委的共同努力下,我党基本控制了苏军管制下的哈尔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