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余年,在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受到抹杀的同时,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受到贬低。例如,《私有经济在中国》第14页就写道,“像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在战前处于繁荣的经济却落到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后面。”按该说法,战前捷匈等经济处于欧洲前列似的。但该书却未用统计数据说明捷匈等战前繁荣和在欧洲国家前列,也未用数据说明捷匈等国在社会主义时期怎样相对其他国家落后了。“精英”们的论点常常不用论据来支持。由于“等”表示类、群,即除了捷、匈,还应包括波、罗、保等国在战前都有“繁荣的经济”。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二战前,匈牙利48%的土地集中在1.2万个大地主手中,而120万农户只占有10%的土地,还有78万农户既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租赁的土地。匈牙利被称为“300万乞丐的国家”(法捷耶夫《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互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7年版第19页)。当时匈牙利工业也很落后。1938年,按人均电力消费看,匈牙利是150度,相邻的奥地利为440度;人均水泥产量匈牙利是35公斤,奥地利是96公斤;人均钢产量匈是71公斤,奥是100公斤(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以下简称《世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94页)。人均电力消耗少,表明用电设备和电器少,表明工业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人均水泥产量低,表明建设需求小。另考虑到约900万人口的匈牙利被称为“300万乞丐的国家,”何来战前繁荣的匈牙利经济呢?
捷克斯洛伐克在东欧国家中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内,捷克的工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比如,在1925~1929年期间,生产增长了32%,而在1930~1933年期间,则比1929年降低了几乎40%;与1913年相比,最重要的几种产品的生产根本没有什么增长。”(《经互会》第24页)另外,从人均工业品产量来看,捷克与西欧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例如,1938年时,人均电力消耗捷克为280度,低于与之相邻的奥地利的440度、法国的450度、英国的540度、德国的800度。人均水泥产量捷克是88公斤,低于奥地利的96公斤、法国的100公斤、英国的160多公斤、德国的220多公斤。人均钢产量捷克的128公斤超过奥地利的100公斤,但低于法国的150公斤、英国的220公斤、德国的330公斤。(《世界》第294页、以及据《英法美德日百年统计提要》计算而得)因此,捷克又怎么能在欧洲称得上“繁荣的经济”呢?
波兰在30年代末的二战前,工业生产还处于1913年水平。当时全国3500万人,从事工业的人数只有80万人。波兰人口在欧洲次于苏德英法意,居欧洲第6位,但工业总产值在欧洲仅居第16位,所以人均工业产值很低。1937年,人均钢产量波兰只等于法国的1/5,等于德国的1/10。波兰人均工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工业生产水平。例如,波兰人均发电量为115度,而世界人均水平为250度(《经互会》第22、23页)。
罗马尼亚在人口平均的工业品消费方面,二战前占“欧洲第18位……根据国际联盟的材料,1928年罗马尼亚生产的工业产品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0.3%,按人口平均的生产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一半,比希腊低1/3”(《经互会》第24页)
保加利亚战前属于巴尔干半岛最落后的农业国,1939年人均电力产量为42度(仅为德国1/20);冶金工业只产6000吨钢,相对600多万人口,人均钢产量只有近1公斤,约为德国人均钢产量的1/330(《经互会》第18页)。同时,轻工业也很落后,“人口平均计算的纺织品产量,只及德国的1/45,英国的1/25,法国的1/18”(张德修《东欧经济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因此,说东欧国家在战前有繁荣的经济,后来落在其他欧洲国家后面,仿佛在战前是其他欧洲国家(英法德意等)前面似的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事实根据。
1945年以后,东欧各国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其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以战前的1938年的工业生产为100,1980年时,匈牙利为1330,捷克斯洛伐克为1235,波兰为3430,东德为1020,保加利亚为6880,罗马尼亚为4530,苏联为1970,英国为255,法国为475,西德为500,意大利为825,奥地利为740,爱尔兰为600(《1982》第72、73页和《1978》第99、80计算)。从以上看出,到1980年时,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比战前的1938年增长9倍多到60多倍,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意大利增长最快(上述书中没有希脂、葡、西、瑞士等国1938年资料),也仅增长7倍多。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更快,乃是铁的事实。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据(《1982》)第116页刊登的联合国资料,1979年人均电力消费量,保加利亚4098度,捷克斯洛伐克4674度,匈牙利2864度,东德5974度,波兰3324度,罗马尼亚2882度,苏联4653度,西德6103度,英国5368度,法国4617度,奥地利4867度,意大利3267度。所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人均电力消费量都超过1979年世界人均电力消费量的1849度(而战前除捷克斯洛伐克超过世界人均电力消费外,其他东欧国家都还远低于世界人均电力消费量),而且平均水平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已大大缩小。
二战前,东欧国家的人均钢产量远低于德英法三国中任一国。而1980年,东欧国家的人均钢产量452公斤,低于西德的712公斤,但高于法国的431公斤和英国的202公斤(《1982》第45页)
面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数字,有些力图抹杀社会主义优越性,抹杀计划经济成就的人就会说:因为社会主义原来经济落后(而这些人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从而推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时,从来不谈社会主义经济起点比西方差得多。甚至如《私有经济在中国》一书作者还暗示东欧在战前领先西欧似的),所以增长速度比西方高些是自然的。似乎社会主义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制度无关,只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经济越落后,发展速度越高。但是,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联合国一个统计资料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未包括中越朝等)分为三大群体: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苏联及东欧国家。
资产阶级为了保住能使他们靠剥削广大劳动人民而攫取巨额利润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造成严重贫富悬殊,对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特别有利),必然要利用他们掌控的资源和豢养的学者来大肆散布不实言词,以欺骗群众。事实就是和资本主义辩护士喋喋不休的,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失败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优越的谈论相反,苏联东欧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两类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美、日、西欧、加、澳等国,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被联合国归为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并没有因为经济远比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落后而使其工业增长速度更高。相反,当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国家接受西方推荐的,能“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私有化和自由经济的建议之后十几年,工、农业年均增长速度却是战后最低的,许多国家还是负增长速度。该地区资本主义化后的工农业增长速度远远不及社会主义时期。因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一种经济制度优越,是很明显的。
(责任编辑:林斌)- 48小时
- 一周
- 图片
- 12-06
- 装修 fff - 博文预览
- 12-06
- 家具 家居装修六步骤(上) - 博文预
- 12-06
- 家具 家具店名
- 11-11
- 北京台湾士林生煎包单人餐
- 08-29
- 高精图: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夏级战
- 08-29
- 实拍朝鲜海军妹妹
- 06-01
- 当雷锋遇上素颜宅男女神
- 05-27
- 为人处世72招
- 05-27
- 51条经典红段子
- 05-27
-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