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国际红史 >

苏联史学虚无主义的兴起

2011-05-05  本文来源于铁幕1946    作者:弗拉基米尔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对于斯大林的功过,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分析。而不能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任意歪曲和篡改历史,主观地、粗暴地全盘否定斯大林。

  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世纪性的悲剧事件。这一重大的戏剧性历史事件留给世人无穷的思索。昔日唯一有实力同美国争霸抗衡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在没有明显外力冲击的情况下自行解体实属罕见,令人困惑。虽然当时苏联也面临着冷战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但这显然构不成对它的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苏联的解体就更需要从它的内部来寻找原因。要想科学地认真解答这个问题绝非朝夕之功。这需要从众多方面在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扎实的研究。显然,对当代这个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其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我们就苏联史学在苏联灭亡中的作用作一些初步的考察。

  一、全盘否定斯大林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从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里,从人们组成的各个民族、阶级、集团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做了充分而多样的表演,既有呼唤时代风云的英雄,也有自鸣得意的小丑,他们既能表现人类深刻的思维能力,也能表现人类丰富的艺术才能……在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中,显然分外注目。所以,史学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对这些代表人物的研究。

  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大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革命开始时容易,然而继续比较困难,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过程中,曲折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抓住一些失误或曲折的具体材料,做出嘲笑或否定新兴社会制度的结论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然而这决不是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过生死考验,由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政党自己选举出来的,是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导师。他们代表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懈的追求。当然,领袖是人则不是神,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失误,甚至是严重错误。因此,对他们既不能美化也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不可抹杀,他们的缺点失误对我们后来者来说,既是深刻的经验教训,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他们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他们所代表的那一段历史,对他们所代表的那一种社会制度,对他们所代表的那一代人或几代人的评价。

  中国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责人之祖宗,必先责其史。他深刻地揭示了在否定历史的现象背后人们的真实动机。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以说,历史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领域发生剧变而导致整个社会变化的重要突破口。

  斯大林问题无论是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还是对于研究20世纪的国际政治、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因为斯大林问题决不仅仅是对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的个人评价问题,决不仅仅涉及某些历史学者的学术兴趣,而是涉及十分广泛的范围。它涉及到对苏联历史许多问题的认识,涉及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1963年9月,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列宁在世的时候,曾经为反对沙皇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争取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进行了顽强的奋斗,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即后来所称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它以建立美好幸福生活的远景为号召,激起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在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相比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大踏步前进;他领导苏联人民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取得了不依附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建立了苏联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打败法西斯的入侵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为苏联科学技术进步建立了强大稳固的基地,使苏联在高科技方面得以站在世界的前列,工业化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各方面成就的推动力,它不仅是苏联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改善、整个社会进步所依赖的力量,而且也是苏联在世界上能够发挥进步作用所依靠的基础;他领导苏联人民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的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种种胜利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各国进步事业的发展,这种种胜利也使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变得更为容易,而领导苏联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最高统帅——斯大林自然应该拥有属于他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实行了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包括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斯大林在为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卓越功勋的同时,也犯了一些错误,有些错误是原则性错误,有些是具体工作中的错误,有些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有些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难以避免的错误。这些错误既有社会历史根源,也有思想认识根源。他在思想方法的一些问题上,有时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陷入了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因而难免脱离了实际情况,脱离了群众。他在党内外的斗争中,有时候在有些问题上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处理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导致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他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中,没有充分地实行或者说部分地违反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关系方面,犯过一些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出过一些错误的主意,但斯大林的错误同他的功绩相比,是功劳远远大于过失的。他的功劳是第一位的,过失是第二位的。每一个正直的和尊重历史的人在总结斯大林的全部功过时,一定会首先看到他的主要方面,无疑,对于斯大林的只占第二位的一些错误方面,作为历史教训使后人引以为戒,不再重犯,或者少犯一些,是有益的;对于斯大林确实犯过的严重错误,从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给予批判,也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斯大林的功绩与过失,而不能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任意歪曲和篡改历史,主观地、粗暴地全盘否定斯大林。

  二、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说,克里姆林宫易帜的那一刻标志着苏联的正体解体,那么这个解体的潜流早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涌动了。1953年3月5日,巨星陨落,斯大林逝世。斯大林问题,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历史现象,如何分析、如何对待斯大林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批判个人崇拜运动,斯大林这尊“神像”被搬到了,爱伦堡的小说《解冻》预感到斯大林逝世后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西方世界很快炒热了“解冻”这个词。正确地讲,“解冻”并不是正常进行反对个人崇拜的产物,而是赫鲁晓夫大肆反对斯大林的产物,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的产物,因此它的主要矛头和最终目的并非是纠正党的错误,而是急于否定苏共党史,但不是使斯大林由神变成人,而是把他变成魔鬼,变成一切罪恶的承担者。赫鲁晓夫既没有客观评价和纠正斯大林错误的动机,也没有驾御“解冻”符咒召唤出的魔鬼的能力。1954年,由《新世界》杂志放出第一批“解冻”作品。但是,由于这些作品超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常范围,立刻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自发的反击,杂志主编也不得不被撤销职务。但在1956年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的攻势下,“ 解冻思潮”又重新兴起,并得到有关部门的鼓励。其势如洪水泛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粗暴的攻击,社会主义的历史被严重地丑化、歪曲。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开幕,至24日闭幕,这是苏共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以其对斯大林的批判和对国际形势的一些新观点,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苏共二十大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在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本来,在苏共二十大会议期间,苏共对斯大林的错误及其严重性作了讲究方式的批评,已经表现出了纠正斯大林错误的巨大决心和勇气。但是赫鲁晓夫从捞取个人政治资本的野心出发,执意在2月24日的午夜召开一次没有事先安排的秘密会议,外国代表团没有被邀请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代表团团长、党中央书记贝鲁特,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代表团团长、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西被邀请参加,这是例外)。出席会议的人员中有100名在30年代遭受迫害,现已恢复名誉,重返工作岗位的早年党的活动分子。这份名单是由赫鲁晓夫亲自审定的。大会由赫鲁晓夫亲自主持,并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长达4个小时,会议从午夜11时半一直开到25日凌晨。

  赫鲁晓夫在报告的开始时说:“现在我们要谈的问题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变成了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则,歪曲党的民主革命法制的根源……党中央委员会认为必须向党的第20次代表大会报告一下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集体领导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最高原则,斯大林破坏了这一原则。赫鲁晓夫说,集体领导是列宁为党制定的布尔什维克原则,“斯大林与列宁不同。他不是耐心地对人们进行工作,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不是依靠集体从思想上影响的办法,而从思想斗争走上了强迫命令的道路,走上了大规模镇压和恐怖的道路。” 赫鲁晓夫谴责斯大林滥用权力,以中央的名义行事,但却不征求中央委员,甚至不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的意见。

  第二个问题是个人崇拜的最大危害是破坏革命法制,使许许多多过去维护党的路线的无辜的人们遭受严重迫害。赫鲁晓夫讲道,当苏联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剥削阶级基本上消灭、党的思想上的敌人在政治上早已被粉碎的情况下,斯大林却采用了“人民的敌人”这个概念。凡是在某一点上不同意斯大林的人,或者只是被怀疑有敌对打算的人,或者仅是受到诬蔑的人,都可以加上这个罪名,对他们横加镇压,革命法制的一切准则都遭到了破坏。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崇拜使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不应有的严重损失。赫鲁晓夫说:“斯大林的独一无二权力给卫国战争带来了特别严重的后果。”战争爆发前,苏联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不少非常重要的信息,斯大林都主观地予以否定,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希特勒开始军事行动前夕,斯大林又忽视了个别军事首长的提醒,忽视了德国逃兵的口供,甚至忽视了敌军的明显行动。“结果在最初数小时,在最初数天,敌军在我国边境地区歼灭了大量空军、炮兵、军事设施,歼灭了我们大量军事干部,瓦解了部队的指挥,使我们处于无法防止敌军深入国境的局面。” 肃反运动摧残了各级有指挥经验的军事干部。

  第四,个人崇拜阻碍了苏维埃社会的正常发展。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说,战后时期,斯大林变得更加任性,他经常破坏苏维埃国家的民族政策,将许多民族大规模地迁出其生息之地。所谓“列宁格勒案件”是伪造出来的。格鲁吉亚的明格尔民族主义组织案件也未经政治局讨论,中央决议是斯大林独自做出的。“南斯拉夫事件” 是斯大林一手臆造和一步步扩大起来的。“医生间谍案件”实际上什么“案件”也没有,只有季玛舒克医生的一封诬告信。

  第五,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赫鲁晓夫在报道中讲道:“个人崇拜达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规模,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本人百般地鼓励和支持对其个人的颂扬。”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归纳为:任性、专横、粗暴、傲慢、残忍和滥用职权、病态的猜疑、自我吹嘘、飞扬跋扈、缺乏最基本的谦虚精神,等等。这些不良品质在列宁在世时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由于列宁的严肃批评,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的初期还稍加检点,以后就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到他晚年已经达到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了。

  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通篇讲了斯大林许多违反法制的行为,有些案例是触目惊心的,赫鲁晓夫讲了斯大林是怎样进行大规模大清洗的,在卫国战争中是怎样灰心丧气的,在战后又是怎样继续进行清洗运动的,赫鲁晓夫还讲了斯大林是怎样自己吹捧自己的,是怎样亲自修改《斯大林传记》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并自己加上颂扬溢美之辞的,他是怎样设立斯大林奖金和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的,等等。

(责任编辑:苏红网主编)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