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国际红史 >

金日成的传奇一生

2013-12-12  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诞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大同郡(现为平壤市万景台区)的~个普通农民家庭。后来,这一年被朝鲜官方定为“主体元年”。金日成是他后来的名字,父亲为其取名为金成柱,希望

  朝鲜战争时期某一天,金日成和彭德怀正在防空洞中交谈,美军飞机前来对中朝阵地狂轰滥炸。金日成非常愤怒。

  “金日成将军愤怒地拧起眉头,他看到一架美国飞机准备从阵地上飞过,他举起了枪,瞄准了敌人的飞机。当敌人对准了我们的阵地,正在往下飞时,将军开枪了。瞬间,一团巨大的火团,在空中爆炸燃烧了,残骸纷纷落下。战士们欢呼起来。剩下的美国飞机惊呆了,他们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纷纷向南方逃跑了。战士们在阵地上,向着金日成将军欢呼:

  伟大领袖金日成万岁!

  伟大将军金日成万岁!

  朝中友谊万岁!”

  这是朝鲜官方向国内外发行的大型画报《朝鲜》中的一篇文章,叫做《伟大领袖金日成将军举起了枪》。类似这样描写金日成革命经历的文章,在朝鲜出版物中随处可见。

  去世15年后,金日成在朝鲜民众中仍然享有巨大威望。许多中国民众对他也怀着感情。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民众了解的外国领导人为数不多,金日成就是其中一位,而且毕竟他与中国领导人之间、中朝人民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他甚至还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世界四大美男子”之一。

  “金日成小道”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诞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大同郡(现为平壤市万景台区)的~个普通农民家庭。后来,这一年被朝鲜官方定为“主体元年”。金日成是他后来的名字,父亲为其取名为金成柱,希望他成为国家的顶梁柱。

  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是有名的反日爱国志士。1918年,为了躲避敌人搜捕,金亨稷带领全家迁往中国东北吉林省的八道沟,后定居抚松。金日成自小精力充沛,胆识和毅力过人,11岁时,应父亲要求,他曾步行千里回老家万景台读书。两年后,听说父亲在中国被捕,他又步行回到了中国东北鸭绿江畔的家里。此事在朝鲜被传为佳话。上世纪70年代,许多朝鲜孩子被要求在崇山峻岭中重走这条路,以体会前辈的艰辛,锻炼革命意志。

  1926年,金日成小学毕业后到吉林省桦旬县华成义塾就学。华成义塾是朝鲜流亡政府为培养朝鲜独立军干部建立的两年制军事学校。金日成在这里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成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1927年初,金日成转到吉林省毓文中学就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革命家尚钺当时在在此任教,是金日成的中文老师。在尚钺的指导下,金日成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汉语水平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8月,15岁的金日成同其他革命青年成立了“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后组织创办了朝鲜现代革命史上的第一份刊物——《新日》报,同时带领演艺队在抚松地区开展革命曲目的巡回演出。

  1930年7月,金日成在伊通县孤榆树组建了朝鲜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武装组织——朝鲜革命军。有观点认为金日成就是在这个时期改名。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组织创立抗日游击队。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后改为第六师)师长,金日成与中国抗日名将杨靖宇结下了深厚友情。
(责任编辑:陈翠琴)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