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国际红史 >

一个改善人民生活的最高领导人却被赶下台

2011-06-02  本文来源于看世界    作者:葛栋玉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所以,倡导科技治国的马林科夫接手了斯大林扔下的烂摊子后,便锐意图强。他认为:国家的首要事业是农民的复兴!在取消农业赋税的同时,还允许农民把自留地扩展4倍。于是群情振奋,当时民间流传的谚语颂扬说:“马林科夫上了台,大饼天上掉下来……”

  1990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世界农业历史学者、美国农业问题专家格兰特在报告中说:“20世纪,在俄罗斯只有3次对农民,也就是对土地做过一些好事——这就是斯托雷平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和马林科夫的改革”。这时,马林科夫已经去世两年了。

  1957年7月。一个风云变幻的日子。一列火车飒飒地开出了莫斯科。

  马林科夫坐在车上,遥望着起起伏伏的山峦,遥望着起起伏伏的波涛,仿佛明白了人的命运也是起起伏伏的。昨天,自己还是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可今天却要流放到东南边地的哈萨克斯坦去了。

  斯大林选定马林科夫做自己的接班人,用心良苦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的思绪也在奔涌着。1953年3月5日的傍晚,当太阳徘徊于西山之际,斯大林的寿命也已日薄西山了。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贝利亚、米高扬、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一起来到斯大林的别墅里。那时他已经瘫痪不能讲话了,唯有一只手还能活动。看到他们几个出现在眼前,斯大林挥起衰弱的手势,召唤着人走向前来。莫洛托夫走向前去,斯大林用手表示着“走开”;贝利亚走向前去,他用手也表示着“走开”;米高扬走向前去,他用手表示着还是“走开”。马林科夫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应该走向前去呢?他试探着将手伸了过去,结果斯大林拉住他的手不放了。虽然这个垂死之人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来,可他的嘴唇还在无声地抖动着,仿佛有千言万语想对马林科夫说出来似的。或许,他是想把自己身后的事情安排一下吧!几分钟以后,斯大林起步向西,去追逐刚刚落山的夕阳了。翌日,苏共中央、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发表决议:任命马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的心潮也在起伏着。斯大林临终时,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可能,他已感悟到自己给苏维埃造成的灾难太深重了,这个国家再也不能折腾下去了。多少年来,“斯大林的个人独裁建立在三种力量平衡的基础上。这三种力量是党内官僚、镇压机构和实际上管理着经济工作的懂技术的领导人。”纯粹的“党僚有日丹诺夫和赫鲁晓夫,镇压机构的代表是贝利亚及其打手们,而技术治国论者则是马林科夫和他提拔上来的人”。故而,斯大林在“越接近不可避免的末日时,他就越多地依靠马林科夫。”因为斯大林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那些高官极不可靠,而且没有能力干实事”。唯有倡导科技治国的人当政,才能给苏维埃政权带来一丝希望。斯大林一生的是非功过已成烟云,但他选定马林科夫做自己的接班人,算得上用心良苦哇!
(责任编辑:黄小丽)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